汇集中国顶级高端智库研究成果,一站阅读中国智库优秀文章

数字中国赢在未来丨瞭望·治国理政纪事

2022-02-19 18:50


这是令人惊叹的成绩单——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5G基站、终端连接数全球占比分别超过70%和80%,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这是发展动力的深刻蝶变——信息消费极大挖掘市场潜力,智能制造不断为产业提质增效,以数字化为牵引,创新热潮涌动,数字技术推动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进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数字化安全发展新阶段。谁能更好认识和把握数字化大势,更好适应和引领新生产力发展方向,谁就能赢得新的全方位综合国力竞争。

2022年1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文章提出了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三个有利于”——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已成为数字时代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和革命性关键要素。中国是数据要素禀赋较为丰富的国家。有统计显示,我国数据总量约占全球的20%。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是推动数字中国高质量安全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认识、运用、发展、管理互联网,如何建设数字中国等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观点,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2015年12月16日,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强调“中国正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数字中国’建设”;2016年10月9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2017年12月8日,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2021年10月18日,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数字中国建设用心甚专,用力甚勤。


九年多来,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创新取得积极进展,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信息化服务得到普及,数字技术不断创造新的可能,世界也因此认识了一个全新的中国。

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展望2035年,力争形成统一公平、竞争有序、成熟完备的数字经济现代市场体系,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数字中国,正在向我们走来,每个人的未来都将与它息息相关。


文 | 张辛欣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瞭望”(ID:OutlookWeekly1981),原文首发于2022年2月19日,原标题为《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数字中国赢在未来》,原文首刊于《瞭望》新闻周刊2022年第8期。


1

思想引领:牢牢把握数字化机遇




仰望太空,智能精密定轨系统支撑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俯瞰大地,智能化高铁纵横驰骋,自动化码头货轮穿梭、铁轨交错,无人矿山、智慧交通……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迁,离不开数字化的坚实支撑。

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大势,紧紧抓住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举措出台,构建了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具体措施的政策支持体系,形成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各地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推进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网络提速降费持续深入;加快创新中心部署,支持关键组件、底层架构等技术创新;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市场创新活力;从出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修订《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到持续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围绕加强数字经济治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不断健全。

数字化发展全面提速,一幅数字中国画卷正加速展开——

九年多来,固定宽带从百兆提升到千兆,光网城市全面建成;移动通信从4G演进到5G,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网络、4G网络、5G独立组网网络,全球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为数字中国建设打下牢固基础。

九年多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创新能力突出,位于世界第一梯队;5G移动通信技术、设备及应用创新全球领先;智能手机等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集成电路、软件等领域取得系列标志性成果,信息技术能力持续提升,为数字中国发展点燃创新引擎。

九年多来,移动支付广泛普及,网络购物、在线学习、远程办公等成为工作生活新方式;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协同研发设计、无人智能巡检、数字工厂等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兴起,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步伐加快,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十三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超过了16.6%。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42.5万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个,实现网络、产业、应用全球领先优势。

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创新取得积极进展,信息化服务得到普及,数字中国建设成就显著。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在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恢复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充分表明党中央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是完全正确的,充分表明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对实践的指导是科学有力的,充分表明我们党紧紧抓住了数字化转型为我国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的有利契机。


2

创新涌动:数字中国气象万千




自动避让行人或障碍物,虚线变道超车……北京亦庄,开放道路上,这些过去需要司机小心驾驶的“动作”,如今一辆辆智能网联汽车便能完成。

不只是北京,上海、广州、长沙等多地已经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和常态化运营。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副总裁魏东说,截至目前,百度无人驾驶测试总里程已超过1600万公里。无人驾驶车辆正在越来越多的城市道路上奔驰。

数字化是大势所趋,蓬勃发展的数字技术和应用正深刻改变着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从技术到应用,从消费到产业,从经济发展到社会治理,各个领域都因数字而发生着“蝶变”。创新加速涌动,数字中国气象万千。

数字中国建设“基座”不断夯实,激发起数字赋能澎湃力量——

一套直播设备,改变了四川泸州妹子吴秋月和当地人们的生活。

2020年夏天,返乡创业的吴秋月做起了家乡特产高山萝卜干的生意。通过直播分享乡村生活和美食烹饪,迅速在抖音积累起过千万的粉丝。“第一次在抖音分享销售,就订出了一万多单高山萝卜干。”她说。

如今,吴秋月配方腌制的萝卜干已在当地标准化生产,带动川西高原高山萝卜种植规模飞速拓展。

一根网线,写出了乡村振兴的大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大力推进农村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十三五”初期,尚有约5万个行政村未通宽带。截至2021年11月底,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

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打通了广大农村接入数字经济时代的“大动脉”。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9.2%,较“十三五”初期翻了一番。直播电商、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大量数字化应用在乡村大地展开。很多像吴秋月一样的“新农人”,借助新技术,成为乡村振兴大潮中的主力军。

从农村通信网络的完善到老旧小区光纤改造,从4G网络不断“织密”到5G基站和应用迅猛推进,IPv6规模部署、工业互联网大范围推开……

“九年多来,我国以非同寻常的力度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目前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不断筑牢的数字基础,为创新创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夯实数字中国建设的“基座”。

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迅猛发展,激荡数字中国新动能——

2021年全年,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8042亿元,增长12.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5%。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的背后,是消费、生产、流通等全方位的“智慧重塑”。

在联想武汉制造基地,偌大厂房里忙碌的机器人各司其职,平均每秒诞生一部手机,这是5G+工业互联网的云模式;

为工厂匹配订单,让品牌和设计师找到精准供应链支持,服装制造商汉帛的探索里,有大规模生产到个性化定制的变迁;

通过对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浪潮智能工厂集成了2000多个传感器、300多套智能设备,智能制造的应用降低了废料的产生,提高了生产的质量与效率……很多领域正因数字技术而变得不同。

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提速,不断壮大新增长点。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特别是在疫情期间,通过数字技术,海量中小微企业“云”上寻机;无人配送、在线消费等新兴产业展现强大潜力……借力新经济的快速“补位”加快结构升级,抓住新经济的崛起开辟新路径,数字经济极大支撑了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推动中国经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加快推动治理迈向现代化,数字技术向全领域渗透融合——

住在杭州市滨江区东信社区的陈佳锋打开手机,通过社区上线的“邻里停”小程序,顺利预约到了附近的错时停车共享车位。

“我们发现,可以依托数字化改革精准匹配园区、小区停车资源。”东信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戴笔峰说,数字化让城市生活中的停车难问题逐渐破题。

今天,信息技术为城市增添的“人情味”,体现在很多生活细节中:智慧医疗、远程问诊,提高了救治效率,让看病更加便捷;通过智慧道路、信号灯和导航体系,数字治“堵”的实践正在展开;商事制度改革和“城市大脑”有机结合,让更多部门实现政务数字化协同;疫情防控期间,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出防疫健康码,更成为扁平化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

问计于“数”,以提升人民幸福感为宗旨的城市治理,正在变得更加生动可感。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广泛运用,助力政府部门实现了更科学的决策、更高效的管理、更有力的监督、更符合需求的服务、更有预见性的风险防范,为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了强大动力。

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数据标注师……随着互联网演进升级,新职业不断出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产业经济贡献》预计,2020年至2025年,5G技术将直接创造超过300万个就业岗位。就业、医疗、养老、教育……以数字化改革推进保障民生,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多。

“数字中国已不仅是经济概念,它已经渗透在社会发展的每个环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说,以数字为杠杆,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进行深层次变革。

3

把握着力点:推动数字中国跃上新台阶




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建立在数据基础上的数字经济,更是创新经济、开放经济和代表未来的新经济。

近年来,我国持续重视和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领域取得一些优势。但也要看到,同世界数字经济大国、强国相比,我国数字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还要看到,我国数字经济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不规范的苗头和趋势,必须坚决纠正和治理。

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开拓数字中国发展新局面,既要在认识上深刻把握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三个有利于”,也要辨清发展形势,把准产业趋势,补齐短板、完善配套,更好地规范数字经济发展。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不同区域、产业、企业间发展不平衡问题,数字技术基础、产业链价值链掌控力等有待提升。

“既要洞察前沿方向,也要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对本刊记者说,要牵住数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一方面,瞄准传感器、量子信息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提前布局、取得突破;另一方面,立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信设备、智能硬件等重点领域,加快锻造长板、补齐短板,牢牢把握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

不久前,《“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印发,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构建稳定高效产业链。工信部联合相关部门明确,要适度超前部署通信、算力、融合等新型基础设施,重点突破关键软件,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筑牢数字中国发展根基。

“未来几年,不仅在前沿技术发展的层面,全产业链创新能力和自主可控水平也将进一步加强,基础软硬件底层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余晓晖说。

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加快数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如果说‘十三五’时期数字经济主要从消费端的平台发力,那么‘十四五’时期生产端数字化、智能化将成为重要的新增长点。”江小涓认为,着眼实体经济、赋能实体经济,是需求所致,也是风口所在。

近日,“码上制造”在一些中小企业中走俏。钉钉发布的制造行业解决方案2.0,通过生产码、库位码、报工码、物料码等二维码,解决制造企业采购、销售、仓储、生产环节数字化问题。杭州鸿图金属制造总经理叶张潮说,这套数字化方案把交货周期从35天缩短到7天。

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近日,《“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对外发布,从创新、应用、供给、支撑等多方面,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我国正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要在进一步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撑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升级。”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说,工信部将统筹抓好智能制造工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赋能行动,让数字技术更好赋能大中小企业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弹性。

规范数字经济发展,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更好地规范数字经济发展,方能更好地释放潜力与活力。如何解决数字经济发展的监管问题,怎样更好保障用户权益和信息安全……解答好这些问题,需要探索数据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安全流通和应用机制,建立适应新业态发展要求的管理制度。

中央已明确要规范数字经济发展,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出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到修订《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加强数字经济治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不断健全,在适时补充、动态调整中,政策法规适用性不断提高。

本刊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在电信和互联网领域,工信部加大力度提升技术检测能力,在技术手段提升、协同融合监管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在数据和网络安全方面,由工信部起草的《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3年,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一批网络安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近年来,工信部发布了近20项规范性文件,颁布实施了300余项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不断提升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副局长杜广达说,“十四五”期间,针对基础通信网络这一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完善网络漏洞管理等重要制度,同时加快构建5G、工业互联网等融合领域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数据安全风险技术监测体系。

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公平竞争监管制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防止平台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近日,多部门表示将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更加注重健全完善事中事后监管长效机制,加强监督检查,让各类企业在公平合理的规则下实现健康有序发展。通过完善相关措施,及时堵住漏洞、补齐短板,更好实现数字经济长远发展。

星光不负赶路人。以改革带动高水平融合,以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不断开拓数字经济新蓝海,不断推动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为14亿多中国人民创造更加便利、更高品质的生活。


来源: mp.weixin.qq.com/s/?id=cd968b6b339d2b17f905d998abb062a1&source_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lCwYSVqmX6k17LN9liDFEw

阅读:1454051 | 评论:0 | 标签:中国 自媒体

想收藏或者和大家分享这篇好文章→复制链接地址

“数字中国赢在未来丨瞭望·治国理政纪事”共有0条留言

发表评论

姓名:

邮箱:

网址:

验证码:

公告

收集世界领先的智库成果和文章,为国家发展贡献技术力量。
推荐智库网站请在 关于 页面留言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