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中国顶级高端智库研究成果,一站阅读中国智库优秀文章

赵晋平:全球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中美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三件事

2021-03-19 00:22

直播摘要

本次直播主要从九个方面来阐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一主题。一是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二是后疫情时代国际经济环境可能更趋复杂、多变和严峻;三是RCEP为深化中国与周边地区更紧密经济关系夯实制度基础;四是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新发展格局建设的新要求;五是深刻领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六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是补齐产业链供应链上的薄弱环节;七是实现高水平开放有利于形成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八是区域生产网络将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提供有力支撑;九是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的政策着力点。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着力构建更加开放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主要是围绕大家非常关注的“十四五”规划期间如何推进新发展格局建设问题谈一些个人的观点和建议。


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


从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来看,有理由相信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几个主要的国际组织从去年年末到今年1月份期间,已经对全球经济在2021年可能的走势做出了预测和展望。根据IMF预测在2021年全球经济实现5.2%的增长;世界贸易组织预测认为在2021年全球货物贸易有可能实现7.2%的增长;而根据2021年1月5日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对2021年全球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还是持相对乐观的态度。按照世行的这一预测,202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能达到4%,其中发展中国家可能实现平均5%左右的增长,发达经济体而言可能会实现3.3%的增长,尤其是世行最新的预测认为中国经济有可能在2021年实现7.9%的增长,这个预测水平和2020年10月IMF关于中国经济有可能在2021年实现8.2%左右增长的预测还是基本一致的。总体来看,这是支撑做出判断的理由之一。


(2)从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态势来看,同2020年三季度及以往预测相比,触底迹象表现明显。比如在三季度从环比增长速度,无论是美国、欧元区、日本和一些主要经济体和二季度相比经济出现大幅度回升,欧元区出现超过60%的回升,美国的回升幅度也在32%左右,如果按照通常同比,也就是2019年三季度相比,这些主要经济体经济总体上还是处于负增长阶段。美国在2020年三季度和2019年三季度相比下降了2.8%,欧元区下降了4%,从三季度来看尽管下降幅度有所收窄,经济开始触底,但目前还是没有完全摆脱和走出衰退。根据国际组织的预判,根据主要经济体实际的走势来看,经济下滑的趋势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这是支撑2021年全球经济可能实现恢复性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3)经济增长和跨境贸易跨境投资的增长是密切相关的。从世贸组织分析来看,2020年三季度全球货物贸易下降幅度是4%左右,同二季度下降21%相比降幅明显收窄。根据WTO预测,2020年早期WTO曾经预测全球货物贸易在2020年可能会下降13-32%,从二季度、三季度的情况看,降幅比当初的预测还是偏乐观一些。从这三个方面可以做出一个判断,全球经济下一个阶段,有可能在2021年特别是下半年开始进入恢复性增长的阶段。从世界贸易组织根据2020年12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货物贸易总体仍在下降,没有结束负增长趋势,但是在一些商品的跨境货物贸易方面,实际上已经实现了增长,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有关电子产品包括零部件。这类产品往往是带有先行指数的作用,往年可以观察到,在前期市场需求回升前,往往是电子产品零部件先行恢复,再带动整个市场全面恢复。所以像电子零部件在三季度、四季度全球跨境贸易有所增长这一点,也在一定意义上预示着全球市场需求,有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会有所回升,这是做出判断的重要理由。



后疫情时代国际经济环境

可能更趋复杂、多变和严峻


第二个观点是对国际大格局变化做出的分析,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格局也会发生较大变化,从国际经济环境角度来看大国博弈可能更趋激烈复杂,甚至长期化。做出这个判断的理由也是多方面的。


如果把IMF所预测的主要经济体2020-2021年经济增长速度,以及2019年实际增长速度利用起来做一个测算,主要分析2021年后全球经济格局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这个变化可以看到,作为中国由于率先实现了增长,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份额,2021年不考虑汇率等其他因素影响下,有可能比2019年提升1.6个百分点,达到17.9%,也就是接近18%的水平,这可以说是历史新高。在两年时间内我国在全球经济份额提升1.6个百分点,这和正常年份相比提升幅度是非常显著的,这说明在新冠疫情冲击后,作为中国经济由于抗击疫情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且在全面复工复产方面达到了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使得中国经济能够相对来说保持一种稳定,在2020年有可能实现2%左右的增长,在2021年这种增长速度可能会有所提升,这是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份额上升的直接原因。


恰恰因为中国经济力量的上升,尤其我们和美国、和西方经济体相比较而言,经济力量对比正在发生一些大的变化,这可能恰恰是引发大国博弈进一步加剧的重要原因。比如从中美关系来说,从2017年开始可以说经历了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其中美国特朗普政府之所以采取了许多遏制和打压中国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经济力量相对崛起,他们认为是对美国领导地位的一种挑战,威胁到美国第一的国际地位,所以才采取了一系列打压中国的措施,这是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原因。随着新冠疫情之后,中国经济力量进一步上升,导致一些政客取围堵和打压中国政策的可能性也在明显加大,这意味着虽然中国在整个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有所上升,经济实力也会有进一步增强,但所面临的大国博弈反而进一步趋于激烈、复杂、多变。当然作为中美关系,从中国外交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双边关系,我们认为新政府执政为中美关系重归理性创造了非常好的机遇,只要新任美国领导人能够摒弃冷战思维,放弃对中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中美两国在加强合作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既有利于两国发展,同时对全球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目前的形势来判断,从一些美国政客所讲的一些观点中可以看出,美国可能还会采取进一步的围堵打压中国的政策,如果这些政策在拜登时期得到进一步实施,这会使得中美之间关系继续处于非常艰难的时期,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不利于全球经济环境的稳定发展的。我建议在1月20日之后,中美之间当务之急是首先做好三件事:一是恢复中美战略性对话机制;二是相互取消加征关税;三是重启中美投资协定谈判。


RCEP为深化中国与周边地区

更紧密经济关系夯实制度基础


2020年11月,在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东盟十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我们签订了一个东亚地区目前最大的区域合作伙伴关系的协定,叫做RCEP,这是在东亚地区的区域合作历史上的重大的事件,是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个协定的签署,一方面使得中国和其他14个经济体的经济关系通过一种制度性合作方式,把它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尤其RCEP本身是一个高水平开放的协定,在区域内实现的货物贸易自由化水平未来将要达到90%以上的商品实现零关税。在投资自由化、在服务贸易自由化,也包括许多经济合作领域都有许多高水平开放的内容。RCEP协定在一定意义上对于我们应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包括贸易保护主义以及搞霸凌主义的做法,可以说进一步增加了我们的朋友圈,使得在应对危机方面有了进一步合作的基础和很好的平台。


RCEP协定的正式签署,应该说是中国在加强和东亚区域各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方面进一步得到提升的重要表现。作为RCEP协定本身而言,目前15个经济体正式签署,从2021年看将要通过各自履行法律程序之后逐步争取能够实现在2021年内正式生效,这将为整个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利好。从RCEP协定本身,这不仅仅是作为整个东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的重大进展和突破,作为提振全球经济和合作信心的重要事件其也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也是非常受世人瞩目的。


图源:央视新闻


作为RCEP协定本身有许多新亮点。在自由化水平和标准方面,在涉及到各国之间市场开放的领域方面,可以说它是更加全面的自贸协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领域,同时涉及到一些现代化的议题,比如电子商务,这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新领域,就这个领域而言,全球目前也在规则上在许多平台上加速推进,比如WTO平台目前也在就有关跨境电子商务的规则制定问题进行谈判和磋商,所以,在RCEP协定里可以说是亚太地区首个大型的自贸协定,引入了有关跨境电子商务规则的问题,这可以说是它具有现代化意义的非常重要的特点。除此之外,RCEP协定是高质量的,主要是指它的自由化的标准和水平,也是目前在东亚区域范围内五个“10+1”自贸协定的基础上整合出来的,它的自由化的水平远远高于其他“10+1”的自贸协定。


除此之外它是一个互惠协定,主要体现它充分考虑到各国的实际诉求,关于谈判是通过两两谈判的方式,这样可以充分反映各国在市场开放方面的一些诉求。同时也对一些最不发达的国家,通过提供一些比较宽松的过渡期或者其他的一些安排,来帮助他们应对市场开放可能对当地经济带来的影响。所以,它是更多的兼顾到了各国利益和各国诉求的谈判成果,所以它是互惠的协定。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

“十四五”时期的新发展格局建设的新要求


在12月19号发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有关内容上可以看到,关于“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一些目标,从今后一段时间要把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作为新格局建设发展的目标。


虽然由于现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对2021年和“十四五”规划期间并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量化指标,但通过这些目标还是可以看到在整个“十四五”规划期间提出的经济发展的目标还是非常明确的,特别是其中要使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要促进创新,要实现现代化的体系,这样一些内容是非常符合中国目前发展阶段所需要的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在2035年期间,也要使得中国人均GDP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实际上也是从长期来看,为未来经济发展要达到的量化目标提供了综合判断。包括“十四五”期间,一方面是经济质量会进一步提升,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提出要使得经济增长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研究经济增长的都容易理解,对于经济增长历来说,一方面是实际经济增长率,另一方面是潜在经济增长率,在潜在经济增长率要使它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我认为在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这样一个阶段,在未来“十四五”规划期间意味着要实现5-5.5%左右的年均增长水平,这样一个目标的提出在一定意义上蕴含着一个量化的水平和标准。


作为“十四五”规划期间和未来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都把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建设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也提出了十四个方面的重要举措。根据我们所做的分析,如果把在五中全会决定发布的《公报》中的关键词拿来做分析会发现,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是三个词。一是安全的问题。在公报中强调了,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和未来发展中,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系,这进一步强调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要把防范安全风险、维护发展的安全,包括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作为主要的一个经济发展的目标。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针对近两年所面对的国际经济大变局对我们所带来的一些威胁和挑战。同时,也是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冲击,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到维护一个稳定安全的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第一个关键词是安全。


二是创新的问题。在涉及到国内供应链产业链安全问题上,面对的突出问题是在一些“卡脖子”的关键环节还缺乏足够的国际竞争力,在一些国家威胁要通过断供、脱钩的方式来遏制中国发展的时候,这些领域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困难。因此要真正提升应对外部风险方面的能力,恐怕要通过加大创新的力度实现技术领域的新突破,从此可以看出在未来“十四五”期间创新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


三是开放的问题。作为开放来讲,在未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实现高水平开放也是畅通国内国际大循环的一个重要的举措,而且开放和所讨论的安全与创新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深刻领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


从2020年开始,在很多重要场合,习近平总书记都对新发展格局的思想做出了阐述,在国内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部门都有许多讨论。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经济和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所讲的一段话中,他强调,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大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这个论断对于前段时间曾经出现过的一些偏见和认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为讨论到双循环,更多的我们在强调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有一种观点认为开放在未来的中国新发展格局的阶段不像以往那样重要和突出了。我们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国内,当然从突出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这一点来说是毫无疑问的,要立足于通过扩大内需,使国内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安全稳定,这是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的依托。


通过下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如何提升高水平的开放,实际上也是畅通国际大循环,真正提升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从这一点来说,要对双循环信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有一个全面的科学的把握。作为国内大循环来说,它是起到主体作用,它是双循环的基础,也是双循环的保障。作为国际大循环是要服务于国内大循环的需要,但它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畅通国际大循环对双循环产生优化和带动作用,因为通过融入国际大循环,实际上可以从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中获取许多重要的技术和要素资源,这对提升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畅通国际大循环也是国内大循环优化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一个过程。所以,对于双循环发展格局的认识,首先在于如何把握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


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是

补齐产业链供应链上的薄弱环节


我们要突出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实现国内大循环的良性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国内大循环的关键领域还是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的,如何弥补薄弱环节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的任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如何实现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尤其是弥补在一些关键领域上的不足和短板,这实际上是提升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的关键之举。


对这一点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对数字产品和数字贸易的分析做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了解。中国目前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特别在数字产品制造和数字服务领域在全球的规模还是处在领先地位的,从全球数字产品贸易的角度看,中国2019年数字产品出口占到整个全球数字产品贸易总额的24.9%,接近1/4的份额,在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的规模是名列第一的,即使在进口方面,按照2019年统计也达到了17.5%的比重,这也是全球名列第一。作为数字产品这样一个高技术领域而言,通过数字产品贸易角度,可以看出中国是一个数字产品贸易大国,问题在于这样一个贸易大国并不是数字产品贸易的强国。


在数字产品制造领域,还是大量依赖于从国外进口一些重要的零部件,包括一些关键设备。所以出口规模最大一定意义上建立在大量依赖于进口的基础上。对于数字产品领域,一般情况下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往往在它的上游,也就是零部件领域,也包括了零部件的生产、装备和机械,这可以说是掌握最核心技术的一些环节。而我们在这些领域相对比较薄弱,如果把零部件进口,特别是在数字产品领域零部件进口和最终产品进口来计算一个比例,我们会发现在参与比较的六个经济体中,我们这一比例是最高的。在出口和生产这样一些数字产品和制成品的时候,还是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大批的一些零部件,而且这个比例不仅仅高于美国和日本这种发达国家,同时高于像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甚至比东盟也要略高一点,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在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在数字产品制造领域存在着薄弱环节,要弥补薄弱环节是提升国内大循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升主体地位,提升现代化水平的最为重要的环节。



实现高水平开放有利于形成

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通过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通过畅通国际大循环来提升国内大循环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第一方面是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自主创新可以解决一些关键环节特别是“卡脖子”环节上的一些困难,通过这些领域取得一些技术性突破,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一些最为关键的举措。从加大自主创新的角度来说,我们也有许多成功案例,比如中国目前在5G、通信领域居于全球领先地位,这首先是通过像华为这样的中国企业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的力度来取得的。


第二方面的举措是通过扩大开放要不断吸引一些高端产业跨国公司来投资,这是完善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尤其是解决薄弱环节的一个重要举措。从今年的情况,可以看到即使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全球经济都遭受重创,企业复工复产也面临比较大的困难,但中国利用外资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实现了6.3%左右的增长,这是1-11月份的数据,这个成绩可以说是来之不易。尤其对其中行业分布做一些分析会发现,特别在一些高技术领域,比如高技术服务业,像电子商务在信息传输、科研成果转化等这样一些高技术领域,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实现了快速的增长,这就说明在中国率先实现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的背景下,跨国公司正在加大对中国国内跨国公司企业资源的配置,这对于吸引外资的增长也是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现在的外商投资和以往的外商对中国的投资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它的主要目标是以中国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在这个背景下如何维护中国市场范围内的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也成为跨国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一点出发,今后一段时间来看,跨国公司面向中国,作为补链的产业投资的布局也可能会继续上升,这对于提升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特别是解决一些薄弱环节的问题也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方面,通过在国际市场上参与国际竞争,通过加强和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来共同分享一些在技术创新、在一些重要的管理知识人才方面的资源,这也是中国可以通过出去投资的方式来服务于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需要的重要的途径。事实上也可以看到,从目前的发展水平来说,在这些方面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薄弱的。通过走出去本身,也是培育产业基础科学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的举措。从这一点来看,都是和高水平的开放密不可分,这充分说明高水平的开放是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的手段和重要的途径。


区域生产网络将为

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提供有力支撑


这是从双循环之间的关系和扩大开放的作用角度进行的分析。同时,可以看到RCEP协定的签署,为深化中国同周边国家制度性合作关系、形成制度性框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为我们打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区域生产网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根据以往经验来看,区域生产网络的建立也是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条件。从2017年美国特朗普政府执政后,不断的对中国的输美商品加征关税,这对于直接从中国本土面向美国的出口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甚至是冲击。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对产业链和供应链进行必要调整,把最终的一些加工组装环节转移到周边一些国家,在这些国家实现组装之后再向美国和其他的一些主要市场出口,这种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调整,恰恰是由于贸易保护主义所带来的,这种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比重,在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下,在进一步加快,甚至可能出现长期化趋势。


这种产业链供应链调整的区域化背后的推手是什么,有一个结论显而易见,像2017-2019年中国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带来的影响是同样的,在当时背景下,中国企业面向周边地区的投资快速增长是这些产业链供应链调整的最重要的推手。根据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在2019年他们各自吸引外资的统计可以看出,来自中国企业的投资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其中在越南和泰国,增长幅度在主要外资投资来源中名列第一,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虽然我们位居第二,但增长幅度也都在30%以上,这说明前几年产业链供应链调整的背后是和中国跨境投资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由于企业通过投资布局的调整,实际上为稳定中国和东盟之间产业链供应链,以及产业分工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未来长期发展来看,要维护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稳定,要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能够实现有机融合和连通,通过一些企业走出去到周边国家布局,也是支撑双循环发展格局和产业链安全稳定的一个重要的力量。从这个角度上,也是在分析新发展格局建设方面,下一步中国企业如何通过在周边地区的投资去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也是需要去谋划和推进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最近的表现来看,推进同周边地区生产网络的建设不仅限于东盟,比如和“一带一路”地区,根据2020年1-10月中国对外投资的统计,可以看出中国企业正在加大“一带一路”地区的投资布局已经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在1—10月份,中国对外投资和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但面向“一带一路”地区沿线国家的投资增长了23.1%,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非金融类)占整个对外投资的比重是16.3%,和2019年同期相比提升了3.6个百分点,这足以说明未来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角度看,通过在周边一些国家布局,形成的国际大循环也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力量。



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建设的政策着力点


以下就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提六个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1)推进双循环,尤其通过高水平开放畅通国际大循环,首先要加大国内改革力度,改革为先。改革主要是在市场化改革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的领域,比如涉及到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涉及到不同地区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市场竞争政策和竞争中立是否能够得到充分体现,这样一些市场化改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只有通过加大市场化改革,真正使得所有的资源和要素的配置是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配置,这才是真正的在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也是使得国际国内循环真正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来实现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水平。对内开放而言,从国内大循环的角度说存在着一些“堵”点和“难”点。在对内开放方面没有建立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环境,这是很重要的原因。对于民营企业在许多领域存在这样那样的限制,在一定意义上阻碍了民营企业在更多领域发挥它作为市场主体作用的机会。对外开放而言,真正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真正畅通国际大循环,也是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作用的重要的方面。下一步扩大和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也包括不断地推进和经济伙伴之间签署高水平的自贸协定这一点,同时包括了要积极参与WTO等重要国际平台上的有关全球治理结构改革,通过这个过程来进一步夯实全球化的制度和规则性的基础。


(3)进一步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要打造一些区域生产网络,鼓励中国企业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和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也加强和“一带一路”以及东盟这样一些发展中经济体间的合作,通过这样建立的区域生产网络,既可以有效利用周边国家在劳动力资源和其他资源方面的有利条件,比如在降低劳动力成本方面,使中国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和机会。另一方面,也是有利于通过区域布局的方式来实现跨境产业分工的安全稳定,也是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的途径。通过这种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体系的建设本身,也是下一步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4)要加大政策引导,尤其是在推进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性改革方面,要对企业创新,对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方面的新的调整给予必要的支持。同时进一步完善竞争机制和环境。通过这样一些方式,既形成了对优势企业的支持,同时也是通过促进市场竞争来进一步提升整个市场效率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在这些领域无论是产业政策还是地区政策,都存在发挥作用的巨大空间和潜力。


(5)加大创新,创新也是三大关键词之一,创新也是解决目前维护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特别在解决一些“卡脖子”问题方面的重要内容。从这一点上,一定要坚持开放式创新的方向,要通过加强和国际上的一些合作,来提升在创新和研发方面的能力水平,通过对华为这样一些案例的分析,也可以看出联合创新和开放式创新,是使我们真正能够在全球达到领先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6)加大改善民生的力度。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需要通过扩大内需实现,扩大内需是未来经济发展重要的着力点,特别在促进居民消费方面,要促进居民消费既是提升居民民生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充分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包括了商品和服务的需要,解决供给不足或者是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的薄弱环节,是改善民生的一种需要。另一方面,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角度看,如何加大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对老百姓来说,所谓个人生活的安全就在于是不是能够有未来的一些社会保障体系。如果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非常完善,就有助于消除对生活保障的担忧,加大即期消费和支出,对于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具有积极的作用。


把握好这六个重要政策着力点,对今后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是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特别是高水平开放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之间的关系,根据在前一阶段的研究和观察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和体会,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政策建议,谢谢大家!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


来源: www.rdcy.org/index/index/news_cont/id/685549.html

阅读:969519 | 评论:0 | 标签:无

想收藏或者和大家分享这篇好文章→复制链接地址

“赵晋平:全球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中美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三件事”共有0条留言

发表评论

姓名:

邮箱:

网址:

验证码:

公告

收集世界领先的智库成果和文章,为国家发展贡献技术力量。
推荐智库网站请在 关于 页面留言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