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中国顶级高端智库研究成果,一站阅读中国智库优秀文章

非洲地理研究与中非合作关系的知识支撑

2022-03-24 08:30



非洲地理研究与中非合作关系的知识支撑

刘鸿武  邓荣秀



【内容提要】 地理学是一门经国济世之学在中国有古老的传统非洲地域广袤资源丰富是地理学的沃土对当代非洲发展也至关重要凭借着广阔的研究范围地理学能够为破解非洲的发展难题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并为非洲研究的一体化与系统化贡献力量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可追溯至汉朝但系统性研究在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开展国内对非洲地理的研究从最初对自然地理知识的介绍逐步过渡到研究非洲人文地理范畴并加大了对非洲农业、矿产、油气资源、城市化和旅游业等领域的研究不过对非洲地理的研究也面临着研究的关注度偏低、缺少中国特色与过于关注现实问题等不足未来非洲情怀、中国特色、全球视野的原则指导下加强深入非洲的实地研究应成为中国非洲地理研究的突破口也可为中国地理学的视野拓展与学科变革带来新契机
【关键词】 非洲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中非合作
【作者简介】 刘鸿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金华321004);邓荣秀,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西安,710121)。

自中国开始睁眼看世界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西方国家长期成为中国学界关注的重点对象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与外交战略的重大变化国内学界开始以更加平衡和多元的态度审视人类文明的整体结构加之中非关系的迅速发展非洲在中国学界中的重要性陡然上升非洲研究成为新时期中国学术界的一片新边疆”。
目前中国的非洲研究(或者说非洲学”)基本上可被理解为区域国别研究的一个分支领域学的角度看它又与国际政治学、国际关系学或国际经济学关系最为密切近年来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对非洲的关注度也日益提升不过在目前中国的非洲研究中地理学仍处于较为边缘的地位且与欧美学界以地理测绘为先导的研究路径存在着根本不同以此为背景本文在论述地理学在非洲研究中独特作用的基础上梳理中国学界在非洲地理研究中的已有成绩和不足并对中国学者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思考
一、地理学在非洲研究中的独特作用

非洲大陆对发展的迫切需求决定了非洲研究应是一个以解决发展问题为导向的研究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地理学凭借着其特殊的关注对象与广阔的研究范围,在非洲研究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一)非洲研究的总体特征

非洲之所以能够在学术研究中被看成一块相对独立的地区,是因为其在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上均存在着一些泛大陆与泛区域的共同属性。这使我们可以从宏观角度对这一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社会与文化等诸多问题进行整体把握。同时,非洲的发展轨迹也印证了这一观点。非洲学者及其政治领袖一直强调要关注非洲各地区民众之间“悠久的历史、社会与民族纽带”。从民族独立时期的“泛非主义运动”(Pan-Africanism movement),到独立后“非洲统一组织”(0rganization of African Unity,OAU)的建立及其向“非洲联盟”(African Union,AU)的转型升级,再到2019年非洲自由贸易区(African Continental Free Trade Area,AfCFTA)的成立均可看成非洲内部统一性的实际表现。

在非洲国家众多共同的属性中,最为突出的是其对发展的迫切需求。虽然非洲国家自独立以来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世人所公认的成就,但非洲至今仍是一个几乎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大陆,其面临的各类政治经济问题基本上都可归结为发展问题。据统计,全世界约75%的最不发达国家集中于非洲大陆。在2011—2013年,也曾有约25%的非洲民众面临着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威胁。即使是诸如尼日利亚等经济发展态势较好的国家,也普遍存在经济发展严重依靠初级产品出口等问题,普通民众的生活质量难以随着经济发展而同步提升。

同时,非洲在政治领域的欠发达状态也十分明显。虽然非洲历史上曾发展出一些古代王国或部落酋长国,但西方殖民者的到来中断了该地区的独立政治发展进程,使得从部落社会直接过渡到现代国家成为非洲很多国家独立进程的共同特征。这为非洲国家在诸如民族整合、国家政治制度建设、形成相对统一的语言文字与宗教信仰等方面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种情况明显降低了非洲国家政府的治理能力,并成为该地区政府腐败低效、地区武装冲突频发的重要诱因。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对现实关切的学术回应,破解非洲的发展难题也成为当代非洲研究的主要议题;而“非洲学”则应运成为一门以发展为核心理念、以发展为核心宗旨的相对统一学科,以便对非洲大陆面临的共同问题进行整体把握。这也成为非洲研究不同于其他地区研究的重要特征。

总体而言,目前非洲研究的路径主要有两条。其中第一条侧重于从学理的角度审视非洲的文明发展进程,我们可将之称为“非洲文明研究”。该研究路径虽与非洲当代发展问题的联系较为间接,但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自独立以来,非洲的社会精英便意识到,国家虽然从形式上获得了解放,但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仍严重依赖于西方国家。为了能够实现“第二次解放”,非洲国家需要从自己的文明进程中汲取养分,利用非洲智慧解决非洲问题。第二条路径则致力于直面当代非洲国家面临的各类发展问题,旨在为之提供现实的解决方案。我们可将这一路径称为“非洲现实问题研究”。由此可见,上述两个路径是非洲研究的一体两面。前者为背景与基础,后者则为实践与运用。两者共同助力于对非洲发展问题的探索。

(二)地理学在非洲研究中的特殊作用

在非洲研究中,地理学因其覆盖面广以及特殊的研究对象而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该学科涵盖范围十分广泛,以至于目前学界尚未对其学科体系的界定达成一致。其中一种较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除了地理信息学这类方法论层面的学科分支,总体而言可被分为以下三个范畴。自然地理学一直是非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对非洲国家拥有的自然资源种类、储量、开发潜力等问题进行细致分析,能够为破解非洲发展问题提供重要的“硬件”支持。作为地理学的人文社科分支,人文地理学则主要关注的是非洲发展的“软件”层面。一方面,通过文化地理学、民族地理学等分支,对非洲广泛存在的各类社会现象、特征、社会集团分布和差异进行分析,助力于非洲国家的民族整合,并从本土文化中寻找破解当今非洲发展问题的钥匙。另一方面,通过政治地理学等分支,人文地理学可为解决困扰很多非洲国家的中央-地方权力分配问题提供智力支持;而地缘政治学则可助力非洲国家之间及其与外部国家的国际合作。相比之下,经济地理学则关注非洲发展中的软硬件交互问题,即如何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可为非洲发展问题提供全方位智力支持外,地理学凭借着广阔的研究范围还可为整个非洲研究的一体化与系统化贡献力量。非洲研究作为一种“地域学”,带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由于各学科间在研究关注点、内在逻辑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差异,非洲研究很容易演进为一个庞杂的议题群。学者往往只能在其学科范式内探讨非洲问题的某一侧面,最终导致研究的碎片化。为了使非洲研究呈现出“既见树木也见森林”的良好态势,除了依靠学者增强自身的跨学科研究视野,也可以将部分具有跨学科色彩的学科作为基础,建设沟通各学科的纽带。在非洲研究中,虽然诸如人类学、社会学等部分学科带有跨学科色彩,但像地理学这样能够横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并不多见,而这也奠定了地理学在整合非洲研究中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二、中国非洲地理研究的发展历程

中国学者很早便意识到了地理学在非洲研究中的特殊地位。虽然总体上看地理学在非洲研究中仍处于较为边缘的位置,但经过长时间积淀,中国学者仍在该领域取得了大量学术成果。总体而言,截至20世纪末中国非洲地理研究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非洲地理研究

中国对非洲地理的了知,可以追溯到漫长的历史过往,一般认为,《史记》《魏略·西戎传》《后汉书·西域传》中出现的“黎轩”一词,是指古代埃及亚历山大城,唐代杜环所著的《经行记》,也有一些关于中国早期对非洲历史地理的确切文字记载。

随着中国与外界交往的增多,中国对非洲的了解也越加丰富。宋代《诸蕃志》等著作出现了对非洲多个地区地理环境、物产的零散性记载。而在元代朱思本于1311—1320年绘制的地图中已经出现了非洲大陆三角形的基本轮廓。由于明朝郑和下西洋以及与东非沿岸地区贸易的开展,中国开始与非洲建立起较为频繁的直接联系,在《武备志》《星楼胜览》《瀛涯胜览》《西洋番国志》等相关文献中均出现了对非洲更为详尽的记载。

进人明清时期尤其是晚清以后,中央政府实施的闭关政策限制了中国与非洲的直接往来,中非之间的官方往来基本上中断,但民间交往依然一直以不同的方式得以保持。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开始认真地了解世界。林则徐组织人员,以英国人慕瑞(Hugh Muray)编著的《世界地理大全》为基础,编译而成的介绍世界地理的著名的《四洲志》,一些内容涉及非洲的国家、城市和民族。徐继畲的《瀛寰志略》也依托西方材料,对非洲的地理位置、山脉河流、气候、物产风俗、人种肤色、历史沿革等进行了基本介绍。冯承钧先生则从1934年开始翻译伯希和(Paul Pelliot)、费耶(C.Fernand)等法国汉学家发表在《通报》和《亚洲学报》等学术刊物上的有关著述。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非洲地理研究的复兴(1949—1980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非洲地理研究开始复兴。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开启了新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外交关系,加上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中国把非洲看作自己外交上的重要支撑。1961年毛泽东在同加纳总统恩克鲁玛(Kwame Nkrumah)会谈时提出“应该搞个非洲研究所,研究非洲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情况”。中联部于1961年成立了亚非研究所,了解非洲独立国家的基本情况是该所的主要研究内容,而地理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整体而言,这一时期国内的非洲地理研究还算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多是对非洲大陆地理环境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非洲的地理知识进行纯描述。为周恩来总理次年出访非洲做准备,1962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了《非洲手册 概况部分》。该书对非洲的自然、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概括。《非洲手册》丛书还计划出版非洲列国志系列,并于1964年完成了突尼斯、刚果(布)和加蓬三国的非洲列国志,对三国的地理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南京大学还于1964年成立了国内首个立足于地理学科发展起来的非洲研究机构——非洲研究所的前身南京大学非洲经济地理研究室,并先后出版了《非洲经济地理参考资料》等内部刊物。

然而,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开展,中国的非洲地理研究基本陷入停顿。这一时期没有一部相关学术著作问世,原计划于1966年完成的16本非洲列国志未能按时出版,所撰写完成的书稿也几乎全部散佚。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国内的非洲地理研究开始回归正轨。西亚非洲所1977年被中联部批准恢复,并于次年4月开始全面恢复工作。1977—1979年国内翻译并出版了多部非洲地理的研究著作。虽然有少量对西方著作的翻译,但主要以翻译苏联和非洲本土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相关研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对于苏联学者的研究成果,国内学界认为其未能采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论对非洲相关问题进行正确分析,且更多的是站在修正主义立场上;对于部分西方以及非洲本土学者的研究成果,国内学界则认为其带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思想,如对“地理环境决定论”和“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宣扬。

(三)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非洲地理研究的快速发展(1980—2000年)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国内对教学和科研的要求不再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使得相关研究领域的意识形态色彩明显淡化,对有关非洲外文地理图书的翻译也不再加人意识形态的批判。这一时期较为重要的译著为皮埃尔·古鲁(Pierre Courou)的《非洲(上、下册)》。该书作者在实地考察和广泛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对非洲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进行阐释,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非洲社会发展滞后的根源。

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与非洲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基本完成,中非关系也由发展政治利益为主转为政治、经济利益并重。此外,随着中国自身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深感自身资金的不足,于是就从单纯给非洲国家提供经济援助转为以互利为基础的经济技术合作。这些均对中国非洲地理研究的方向产生了巨大影响。

西亚非洲研究所正式划归中国社会科学院后,1981年就出版了《非洲概况》一书。该书是对1962年版《非洲手册 概况部分》的扩充。其篇幅扩充了一倍,在地理部分除了介绍原有的地理环境知识外,还增加了对非洲整体经济地理的详细研究,包括对非洲重点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与产量,以及非洲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的介绍。

以《非洲概况》为开端,国内对非洲地理的研究开始出现快速发展势头。其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其一,对非洲地理研究的广度有所提升,其中还不乏对非洲专业地理的研究。例如曾尊固等编著的《非洲农业地理》在汇总非洲农业总体发展条件的同时,还分地区对非洲农业发展的条件、特点及其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性论述。同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对非洲石油地理的研究。例如张同铸等编著的《非洲石油地理》以非洲的油气资源为主,剖析非洲石油化工业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也对非洲主要产油国的概况进行说明。

其二,随着中非经贸合作的日益密切,对非洲地理研究的深度也随之增加。研究主题不再局限于对非洲地理概况的介绍,还对所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分析。其中,苏世荣等编著的《非洲自然地理》一书利用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来阐释非洲自然地理的特征及其规律,比较全面、系统且有重点地反映出非洲自然地理的面貌。

自1993年中国把非洲作为市场多元化的重要地区之一后,国内学者开始对非洲的农业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如吴能远、陈宗德和曾尊固等人的研究,为了解非洲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提供了详尽说明。出于加大中非农业合作开发力度的需要,国内一批研究人员撰写了一套《非洲农业开发投资指南丛书》,以满足国内开发非洲农业的需要。这一丛书在详细阐释非洲农业的发展历程、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基础上,还分析非洲农业体系、粮食安全保障、商品粮基地的建设等面临的挑战。

三、中国非洲地理研究的发展现状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伊始,中非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逐渐加深,呈现出政治与经济并举的态势。中国与非洲经济合作的关注点由自然资源逐步扩展到基础设施、产业园、旅游等领域。与之相应,对非洲地理研究的范畴也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迈进。具体而言,这一时期对非洲地理研究呈现出主线突出、多元发展的特点。

第一,随着中非经贸合作范围的扩大,国内非洲地理研究的关注领域也得以扩展。在继续关注非洲农业资源开发问题的同时,也将矿产、油气资源作为重点研究领域。其中,《非洲土地资源与粮食安全》主要关注了非洲土地资源的开发活动。该著作将非洲的土地分为农用地和其他类型认为该地区存在农业用地增加、草地减少的趋势。《非洲渔业资源及其开发战略研究》一书则着重关注了非洲渔业资源的开发情况同时还分析了开展中非渔业资源合作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自21世纪以来随着前往非洲投资并进行相关资源勘探和开发的中资企业日益增多,对非洲矿产、油气等资源的分布和开发现状的了解显得尤为重要。《当代非洲工矿业》与《当代非洲资源与环境》等著作重点研究了非洲资源与环境开发历史、矿产资源的储量和投资环境,并在总结中非工矿业合作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合作前景。同时朱伟林、裴振洪、叶护平等学者对非洲油气资源的研究则迎合了中资企业在非洲主要产油区进行投资的需要,对非洲油气的地质条件和储量等进行系统分析,在指出中非油气资源合作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出解决措施。

第二,随着非洲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国内学界也开始关注非洲国家的城市与交通发展问题。例如甄峰等学者和杨永春梳理了非洲城市化的历程、影响因素、动力机制、空间格局以及其支撑体系等内容,并结合中国城市化建设的经验为非洲城市化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后者还提出非洲国家城市的发展与空间结构具有极强的历史连续性和路径依赖性,因人口增长、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非洲的城市空间模式也向现代社会的区域城市化发展,并出现了连片带状、放射状等结构模式。

对于非洲的交通问题,《非洲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对其发展模式进行总结,阐释了当代非洲城市交通的发展历程、特征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以拉各斯等为代表的城市为例,分析非洲国家城市交通的规划管理模式、面临的问题。而《当代非洲交通》则系统梳理了非洲交通发展的历程,以及当代非洲的公路、水路、铁路和航空等各类交通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非洲港口经济与城市发展》一书则以港口为关注点,系统梳理了非洲各港口的自然条件、发展特征等,还以各区域的大港为例,介绍其自然条件、港口设施与布局等,着重关注了非洲大陆与外界的沟通问题。

第三,国内学者还对非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客源地等进行了研究。有学者指出,荒漠化与大气、水源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非洲生物的多样性,并进而阻碍了非洲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环境较为友好且有助于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旅游业便成为非洲国家发展的重点经济部门。《当代非洲旅游》一书将非洲的旅游区分为两个旅游核心和一条旅游带,即以埃及为核心的北非历史遗迹文化旅游区和以南非、赞比亚为核心的南部非洲阳光地带旅游片区是非洲的旅游核心区,连接两个核心区的是以肯尼亚、坦桑尼亚和津巴布韦以及沿海岛国为代表的东部非洲旅游带。相比之下,广大的非洲大陆腹地,特别是西非和中非地区,由于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薄弱和开发时间较晚,旅游业的发展相对缓慢。骆高远、刘红梅、王颖等学者指出,赴非旅游的游客来源地长期以来都是欧洲和北美占主导,近年来亚太地区赴非旅游的游客数量也在迅速增加。不过由于非洲交通体系不健全,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交通运输网络,信息不畅、卫生条件差和政局不稳等都限制了非洲旅游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该领域值得关注的还有姜忠尽主编的《现代非洲人文地理(上下册)》。该书以近150万字的篇幅,对非洲自然地理环境基础和政治地理的演变、非洲人口分布与迁移、资源开发与产业布局、交通运输与通信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是国内第一部现代非洲人文地理著作。

四、中国非洲地理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中国学界对非洲地理问题的研究是一个长期性过程。其研究关注点一直追随中非交流的主题。经过多个阶段的发展,中国非洲地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均有大幅提升,研究重点已经由最初的了解非洲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发展到如今深刻探讨非洲的农业、资源环境、交通运输、城市化以及区域地理的发展等问题。不过,作为一个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得到快速发展的学科,中国的非洲地理研究仍有着诸多不足。

(一)中国非洲地理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虽然地理学对非洲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中国学界对非洲地理研究的关注度依然偏低。如果说非洲研究是中国学界“新边疆”的话,那么非洲地理研究更是属于这块“新边疆”的边缘地带。缺少中国特色是该领域研究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当然,这一现象的出现有一定的客观环境。一方面,非洲地理研究作为一个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复兴,改革开放后才得到快速发展的学科,其在研究水平上不可避免地与西方国家存在着显著差距。在研究中大量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也情有可原。另一方面,地理学的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其中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自然环境的特征与结构等客观问题,在这些领域过分强调中国特色也是没有必要的。

不过,人文地理应该是一个中国学者能够发出独特声音的领域。西方国家虽然在该领域有着很深的学术积淀,但殖民历史使其在学术研究中存在着有意贬低非洲社会发展成就的倾向,以便赋予其殖民统治与当代干涉行动合法性。独立以来,非洲本土学者虽然在努力改变这种偏见,但由于他们中又有相当比例的人员存在西方教育背景,难以彻底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学者的研究理应成为剖析非洲问题的重要参照。不过从如今的形势看,中国学界还远未做到这一点。目前中国非洲人文地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和政治领域,且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

此外,过于关注现实问题也是中国非洲地理研究需要注意的缺陷。中国的非洲地理研究从总体上应该分为三个层次,其中第一个层次是关于非洲的一般知识,如非洲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第二个层次是为中非合作与交流服务,如关于非洲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专门理论与政策研究;第三个层次则是在纯粹科学层面上的非洲研究,具有普遍性与学理性。

从目前的态势看,中国学界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第二层次。其中又以对非洲自然资源的研究最为突出,大量研究成果均以非洲农业、矿产或油气资源为关注对象。助力中非经贸合作是这类研究的主要目的。学以致用固然是知识分子重要的历史使命,但过于偏重这种功能导向型的研究并不利于中国非洲研究的健康发展。中国的非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有相当的学术盲点。相比之下,西方的非洲研究体系已经较为成熟,甚至在部分热点领域已经发展出了诸如“埃塞学”(Ethiopia studies)、“班图学”(Bantu studies)与“斯瓦西里研究”(Swahili studies)等学科分支。在对非洲很多社会问题都缺少深层了解的情况下,中国学界直接涉足非洲的自然资源开发领域不一定会取得良好成效。例如,中国企业在加纳的采金活动就因未能充分履行社会责任而引起了当地民众的强烈不满。这类案例不仅未能促进中非合作的发展,反而成为西方国家炮制“中国威胁论”以及“新殖民主义”的借口。

(二)中国非洲地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中国非洲地理研究目前仍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笔者认为,提升该领域研究质量的关键在于中国学者需要深入非洲,而不是仅停留在书本上进行文字推演或概念演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必然是一门既需要博览群书,也需要身体力行的学科。仅以中国地理研究为例,自古以来中国的地理研究者便有着“由史出论,史地结合”的治学传统。早在2000多年前,《诗经》中便以“十五国风”的形式对周朝15个诸侯国的民风民情进行了文学性描述。

时至今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遥感探测手段的大规模应用与各类数据库的建立极大地方便了地理研究工作的开展,但实地调研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在研究对象难以得到精确量化的人文地理领域尤为突出。通过对非洲的长期实地研究,笔者发现由谚语、神话、仪式等世代传承下来的本土传统符号系统所组成的非洲自我表述,与由近代以来外部世界关于非洲的学者著述、媒体报道、游记描述知识系统所构成的他者表述存在着极大不同。学界目前对这套自我表述仍缺乏足够认识,我们只有通过“一线体验、一流资料、一流人脉”方能深入了解非洲大陆的区情、国情、社情与民情,进而尽可能全面把握这套非洲社会原生的生存与发展策略,加深对非洲的了解。

除了深入非洲进行实地考察,掌握非洲一线的准确情况外,中国非洲地理研究还需要学术思想层面的指引,笔者将其总结为“非洲情怀、中国特色、全球视野”这三层次。其中,“非洲情怀”指的是相关学者需要对非洲抱有一份温情与敬意、坚持与守望。在非洲地理研究处于研究边缘的情况下,学者唯有怀着对非洲的深切热爱,方能在这一相对边缘的研究领域有所坚持,才会愿意深入非洲大陆,做长期而艰苦的田野调查与实地研究。所谓“中国特色”是要将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作为认识与分析各类非洲问题的基础。在了解非洲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基础上,也要理解和掌握中国文明的个性和学术传统。

所谓“全球视野”指的是要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审视与理解非洲。其一,我们虽反对西方中心主义,但也应意识到西方的研究同样属于人类知识共同体的一部分,要尊重其以往百年所创造的大量学术成果,并对其加以必要的借鉴。其二,我们也应意识到,如今非洲面临的各类发展、安全或环境问题都有着深刻的全球传导和扩散效应。这种全球化特征使得仅依靠非洲、中国或西方角度均不足以认识与解决非洲问题。其三,从长远角度看非洲地理研究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了解、复兴并进一步发展非洲文明,而是增益整个人类的思想体系,最终促成古老的中华文明、原生的非洲文明以及现代的西方文明间的交流与融合。这同样要求研究者在关注非洲的同时,也加强对世界其他主要文明的了解。


(注:本文注释从略,详情请查看《非洲研究》2021年第1卷(总第17卷))


《非洲研究》征稿工作常年有效,

欢迎广大学者、专家赐稿!!
来稿请发送编辑部指定邮箱:
fzyjbjb2016@126.com
邮件主题请注明"投稿"字样,

来稿请遵循本刊体例要求。



《非洲研究》稿件格式要求


一、稿件基本要求
1. 来稿正文字数控制在12000字以内;
2. 来稿应包含以下信息:中英文标题、内容提要、关键词;作者简介、正文、脚注;
3. 来稿应注重学术规范,严禁剽窃、抄袭,反对一稿多投;
4. 如有基金项目,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编号。
二、论文编排格式
(一)内容提要、关键词、作者简介
1. 五号仿宋字体(1.5倍行距);
2. 关键词3-5个;
3. 作者简介包含姓名、职务、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如为外籍学者需注明国别。
(二)各级标题
1. 篇名:三号黑体居中;
2. 一级标题:编号采用一、二、三 ……,字体采用小三宋体加粗(居中);
3. 二级标题:编号采用(一)、(二)、(三)……,字体采用四号宋体加粗(左对齐空两格);
4. 三级标题:编号采用1、2、3 ……,字体采用小四号宋体加粗(左对齐空两格);
5. 标题层次一般不超过三级。
(三)正文格式
1. 中文用五号宋体(1.5倍行距),英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2. 用字规范、标点清晰、标题层次分明;
3. 对于译文中关键的专有名词,在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加注外文;
4. 表格要求。
(1)表格要有:编号、表名(五号加粗宋体)、单位;编号和表名要居表上方正中,单位在表右上方;
(2)表格中要注明“项目”(例如,数据的名称、时间),表格数据用五号宋体字(或Times New Roman字体)
(3)资料来源要标明“作者、资料来源名称、时间”,用小五号宋体,置于表格下方;
(4)表与上、下正文之间应各空一行。
(四)注释体例
1. 本刊采用脚注形式,用“”等符号标注,每页重新编号,中文用小五号宋体,英文用小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2. 期刊:作者,篇名,期刊名,年月,期数,页码。如:
纪宝成:《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五大困境》,载《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第5期,第6页。
Joas Wagemakers, “A Purist Jihadi-Salafi: The Ideology of Abu Muhammad al-Maqdisi”, British 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Studies, August 2009, 36 (2), p. 281.
3. 著作文献:作者,书名,出版社,年月,页码。如:
刘鸿武:《尼日利亚建国百年史1914-2014》,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63页。
Stig Jarle Hansen, Al-Shabaab in Somalia--The History and Ideology of a Militant Islamist Group, 2005-2012, London: Hurst & Company, 2013, p. 9.
4. 纸质报纸:作者,文章名称,报纸名称,年月,所在版面。如:
杨晔:《第二届中非民间论坛在苏州闭幕》,《人民日报》,2012712 ,第3版。
Rick Atkinson and Gary Lee, Soviet Army Coming apart at the Seams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18, 1990.
5. 文集析出文献:作者,文章名,文集编者,文集名,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如:
    杜威·佛克马:《走向新世界主义》 ,王宁、薛晓源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年,第247-266页。
    R. S. Schfield, “The Impact of Scarcity and Plenty on Population Change in England”, in R. I. Rotberg and T. K. Rabb, eds. Hunger and History: The Impact of Changing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 on Society, Cambridge, Ma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p. 79.
6. 学位论文:作者,论文名称,所在院校、年份,页码。如:
方明东:《罗隆基政治思想研究19131949》,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2000年,第67页。
Lidwien Kapteijns, African Historiography Written by Africans, 1955-1973: The Nigerian Case, PhD diss. , University of Amsterdam,1977, p. 35.
7. 研究报告:作者,报告名称,出版社,出版日期,页码,如:
世界银行,《2012年世界发展报告——性别平等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第25页。
Rob Wise, “Al-Shabaab”, Center for Strategic International Studies, July 2011, p.3, https://csis.org/files/publication/110715_Wise_AlShabaab_AQAM%20Futures%20Case%20Study_WEB.pdf.
8. 网络资源:作者,文章名,网络名称,时间,网址,上网时间。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外交部副部长翟隽在第七届“蓝厅论坛”上的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12712日,http://www.mfa.gov.cn/chn/gxh/tyb/zyxw/t950390.htm ,访问时间2015-12-25

Tomi Oladipo, “Al-Shabab Wants IS to Back off in East Africa”, BBC News, November 24, 2015, http://www.bbc.co.uk/news/world-africa-34868114.  Accessed 2015-12-25.

 

《非洲研究》编辑部

2022年1月


推荐阅读:


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dXkI4oSBasle_ooxXERJFA

阅读:1316713 | 评论:0 | 标签:自媒体

想收藏或者和大家分享这篇好文章→复制链接地址

“非洲地理研究与中非合作关系的知识支撑”共有0条留言

发表评论

姓名:

邮箱:

网址:

验证码:

公告

收集世界领先的智库成果和文章,为国家发展贡献技术力量。
推荐智库网站请在 关于 页面留言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