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按可比口径计算,今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328.8亿元。与1-3月份同比下降21.4%相比,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0.6%,降幅有所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8.2%,降幅较3月份收窄1.0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收窄。不过,尽管4月份多数行业盈利改善,但少数行业下拉工业利润增速明显。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在看到工业生产整体继续恢复的同时,也要看到工业企业盈利持续恢复面临较多困难,要持续加力促进工业企业效益不断改善。
4月份工业企业利润降幅继续收窄
“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0.6%,下降幅度较大,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也显著低于正常水平,但是发展趋势在逐步向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许召元认为,今年1-4月份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仅为3.9%,显著低于2017-2019年5.6%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企业亏损面也显著增大,4月份制造业企业亏损面达到了34.4%。但也要看到,今年以来企业效益虽然很困难,但呈好转态势。数据显示,1-2月份、1-3月份、1-4月份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分别是3.6%、3.8%和3.9%。
1-4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3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个行业持平,27个行业下降。行业效益有很大差异性。
许召元认为,总体来看,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茶的生产、医药制造业这类必需消费品行业效益较好,此外,投资拉动型的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效益较好,而其他不少产业,比如一般消费品的纺织、服装、家具、造纸,以及重要的出口行业如计算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效益相对较差,这也反映了当前我国实体经济主要面临国内消费需求和国外出口需求不足的压力。
巩固好转态势仍需持续加力
“下一步,要采取措施促进工业企业效益进一步向好回升。”许召元建议,要着力实施扩大以消费需求为主要方向的内需,促进供需平衡,另外也要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进一步优化工业内部的投资结构,把投资主要引导到质量升级和绿色化改造上来,在此基础上适当减少一般性扩张产能的投资,通过优化供给结构,促进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进而提高经营效益。
来源: https://www.drc.gov.cn/DocView.aspx?chnid=379&leafid=1338&docid=2906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