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中国顶级高端智库研究成果,一站阅读中国智库优秀文章

6月再降息VS全球加息:这次逆周期意味着什么?

2023-06-10 06:25

#专栏一:债务与危机

#专栏二:货币政策与经济

 来源:秒懂财经、智通财经


导 读  :

亚洲金融风险智库在系列文章四《启示录四:还阳术后再发功,不再创造货币地产“蓄水池”变“天坑”?》中,房地产作为民众最重要的财富根基和再被高层重申的国民经济支柱,一旦财富的货币传导效应被人为斩断,老百姓财富湮灭、信仰坍塌,必将陷入“塔西佗陷阱”:无信用、无信仰、低欲望的中式Deflation社会。房地产再也无法创造货币,更无法作为货币“蓄水池”,只剩人为抽干后的“天坑”,经济的乘数效应再也无以为继。所以必须再下重注精准量化中式量宽,期待大力出奇迹。只要中国企业还愿意折腾,ZF不瞎折腾,就一定有出路。


在系列文章七《启示录七:2023上上策,撤回所有政策!尊重市场,回归常识》中提到,朝令夕改、违反常识和逻辑的产业政策是当前与以后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只有采取政策对冲并弥补前期政策不利影响,严格制定动态评估和退出机制,回归市场的逻辑原点,最终退出全部政策非市场化影响。


《美元加息年进击二:“平成之鬼”与凯恩斯囚徒,MMT终结与沃尔克归来》中提到,从伯南克迈开最大降息步伐解决美国次贷危机,到鲍威尔第二届任期内终于痛定思痛,认清通胀以及泡沫经济是损害经济长期发展的最大毒瘤,要彻底摒弃凯恩斯囚徒和MMT,沃尔克时刻终于等来了刮骨疗毒。将成为重振多边体系,加强国际协调,提供更广泛的公共产品,建立一套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本质举措。



01

中信证券:一年期MLF利率或将下调5-10bps


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5月以来资金面相对宽松而同业存单利率中枢回落, MLF降息紧迫性不高。然而,进入6月,下半年稳增长的重要窗口期正式到来,叠加近期部分经济金融数据和市场情绪来看,降息的必要性明显抬升。该行认为6月一年期MLF利率或将下调5-10bps。除此以外,银行也存在进一步下调存款产品利率的空间,如果降息落地,预计将带动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进一步下行。

自去年8月MLF降息10bps后,一年期MLF利率已经连续9个月没有调整;今年以来,MLF保持每月适度规模的净投放。5月资金面相对宽松而同业存单利率中枢回落,使得MLF降息紧迫性不高。然而,进入6月,下半年稳增长的重要窗口期正式到来,叠加近期部分经济金融数据和市场情绪来看,降息的必要性明显抬升。

宏观经济修复承压

①制造业产需两端延续边际回落,非制造业复苏斜率有所放缓,或指向经济结构修复分化、复苏动力仍有不足:工业和服务业的景气分化,表明目前经济复苏结构仍有待优化,工业企业面临的预期回落、供需矛盾加剧等问题仍待解决。

②三大投资增速下滑,社零修复遇到瓶颈,宽信用政策运转不畅,宽货币呵护经济仍有必要:地产投资增速于负区间再度走弱,制造业与基建2月以来也显现出高位回落迹象,商品零售相较于餐饮零售修复偏慢。

③通胀数据及部分核心工业品价格持续低位反映经济生产仍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为货币政策继续发力提供了空间:预计下半年通胀水平或自低位维持温和复苏,内需自发性修复的动力有限,对货币政策的需求度进一步提升。

信贷投放不佳,融资端还需提振。

5月末票据利率波动加大,半年期国股银票转贴最低降至1.65%,票据转帖利率与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利差扩大,反映当前信贷景气度依然较弱。3月以来,国股行与城农商行的票据直贴利差明显压缩,反映出信贷投放进程的分化加大,地方中小实体的融资需求疲弱,中小银行面临更大的信贷投放压力。

后市展望与债市策略

经济修复过程或许并非一帆风顺,货币政策仍需保驾护航,不排除在经济内生动能回升压力较大的阶段采取进一步宽松的操作。目前降息的可能性抬升,6月MLF利率或将下调5-10bps,同时银行也可能再次下调存款利利率以提振经济;如果MLF利率如期调整,那么LPR报价大概率随之走低,其中非对称下调的可能性更高。如果降息落地,预计将带动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进一步下行,低点或回到2.5%-2.6%区间,但随着经济修复预期改善,预计年末利率仍将再度回升。


02

全球加息,中国降息,意味着什么?


目前,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经济状况,各国央行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以维持经济稳定和增长。毫无疑问,虽然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存有差异,但它们面临着相似的经济周期和挑战。货币政策通常会根据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和通胀情况来制定,以达到适当的经济增长和价格稳定。

关于中国降息问题,可以说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长在过去几年里出现了下行压力和通缩风险,因此,为维持经济稳定增长,央行借此机会降低了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这样能促进资本流动,鼓励企业进行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此外,中国政府还可以适时地采取其他宏观政策,如财政和产业政策等刺激经济发展。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类型的货币政策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后果,不可避免。决策者需要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寻求平衡,确保经济增长和价格稳定之间的平稳过渡,以促进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中国央行采用降息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长遇到了下行压力和通缩风险,需要通过货币政策调控以实现经济增长和价格稳定的平衡。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不同,其他国家可能因为不同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而选择不同的货币政策,包括加息措施。因此,中国降息并不意味着国际市场上的经济环境全部不利,而是在当前中国经济内部因素的影响下做出的决策。

降息的措施可以促进投资和消费,带动经济的积极增长。此外,低利率环境也有助于提高信贷和投资的可负担性,因为这可以降低借贷成本和财务负担。但同时需注意的是,过低的利率可能导致资本过度市场化和流动性风险加剧,需要谨慎平衡。

总的来说,中国降低基准利率有助于促进内需和消费,支持国内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已经逐步转型到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的增长方式上,并在跨境货币政策、汇率稳定等方面实施积极管控。在这个框架下,中国政府和央行会继续调整货币政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变化,维护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 



#货币政策与经济 



招聘信息







为防止本号丢失,请关注以下公众号




       

亚 洲 金 融 风 险 智 库

  亚洲金融风险智库(Asia Financial Risk Think Tank)是全球金融风险领域三大权威机构之一,由广泛分布于金融、财经、非政府组织、大学、研究机构等业界专家领袖,所牵头成立的非盈利性组织,是一个沟通官方组织、权威机构、高校、财经媒体和金融专家领袖,进行多方对话的专业沟通平台。

  智库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为核心,自2011年成立以来,一直关注区域内及国际金融及财经领域的重点课题,致力于保持调研和报告的独立、客观、中立态度为宗旨;我们致力于为权威机构和金融决策提供高水平风险研究成果,为经济增长、经济创新提供可行性政策或商业建议;同时实践金融为社会综合服务的目标,提高公众风险意识;为风险及利益方提供开放、互惠的对话机会。

  智库撰写的金融风险领域研究报告、专业文章以及《亚洲金融与风险白皮书》等,已被亚洲及国际专业媒体和权威机构广泛转载、引用,并结集出版成套权威专业丛书系列。

智库定期编制并发布风险指数与评级,为风险评估与防范提供专业参考,通过加强指数和评级成果共享,加强防范金融风险和协调经济发展的功能。

智库也和多个亚洲区域内及全球各大官方组织、权威机构、高校、财经媒体和专家领袖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联合举办的“亚洲金融与风险战略对话”,是国际最有影响力的行业年度闭门峰会之一。



 


来源: mp.weixin.qq.com/s/?source_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HAn1KcGX1doHQMH-MuzUqw&id=36b91d7b8c5d68c92cf11724598d9e6f

阅读:603227 | 评论:0 | 标签:自媒体

想收藏或者和大家分享这篇好文章→复制链接地址

“6月再降息VS全球加息:这次逆周期意味着什么?”共有0条留言

发表评论

姓名:

邮箱:

网址:

验证码:

公告

收集世界领先的智库成果和文章,为国家发展贡献技术力量。
推荐智库网站请在 关于 页面留言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