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中国顶级高端智库研究成果,一站阅读中国智库优秀文章

赵锡军:后疫情时代国际金融格局的变化及影响

2021-07-30 12:35

本文作者赵锡军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7月26日新浪财经。


7月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的“2021国际货币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平行论坛一的主题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人民币国际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参与主题研讨并以《后疫情时代国际金融格局的变化及影响》为题发表演讲。赵锡军从经济层面阐述了究竟发生了哪些可能的变化,有哪些正在发生和可能延续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对国际金融的格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以下是演讲全文:


“后疫情时代的国际金融格局演变”是非常宏大的话题,需要一个宏大的叙事来完成。限于本人能力,很难把这个宏大的话题能够讲清楚,只能说一点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我认为要看后疫情时代究竟发生了哪些可能的变化,有哪些正在发生和可能延续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对国际金融的格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一、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方式和动力两极分化。


按照我现在看到的资料和数据,就经济方面来讲,疫情对全球经济的运行方式、增长情况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导致全球经济的增长方式和动力出现了两极分化。


目前无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世界银行发布的一些关于全球经济增长的数据和预期来看,都表现出了这种特点。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今年4月份发布的报告,预期今年全球经济会出现强劲的反弹,全球经济预期增长是6%,当然这个预期是非常高的。按照


世界银行在7月8日发布的全球经济预期来讲,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能够达到5.6%,这是80年以来全球经济出现衰退以后最快的增速,前所未有,对全球来讲都是一个好事情。


但是这个快速增长伴随着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这些增长是由少数几个主要经济体的强劲反弹支撑和带动的,大部分的经济体可能并没有那么快的增长。


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期美国经济增长今年能够达到6.4%,世界银行预期能够达到6.8%,这都是非常快的增长;对于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期能够达到预期4.4%,世界银行预期能够达到4.2%。再看看另外一些地区,关于新兴市场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的预测是5.8%,低于美国的6.4%,也全球经济预期增长6%;世界银行预期是6%,低于美国的6.8%;再看看最不发达的地区,国际货币组织对今年的预期是增长4.3%,不仅仅低于美国,低于全球,而且低于欧盟4.3%。世界银行的预期则更低,只有2.9%。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发达经济体的存量部分在扩大,这次疫情可能会造成增量部分也在扩大,也就是说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量也是快于新兴市场和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这是一个新的变化。唯有一个例外的就是中国,中国按照基金组织的预测,今年增长8.4%,世界银行的预测是能够达到8.5%,这都是比较例外的情况,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没有这种例外。


这种新变化对国际货币体系现有格局不会产生根本影响,但会产生边际影响。

这种经济增长格局是否会延续?是否具有长期性?对全球经济的运行以及国际金融格局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现在我们不一定能够看清楚。但是经济恢复的不平衡,增长动力向少数发达国家集中所带来的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的拉大,肯定是已经发生并将存在,


而且这种不平衡不仅仅存在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在一个国家的内部也是如此。


这也是基金组织在4月份的报告里面讲到的,国家的内部出现不平衡。拿政府补贴的人在这一轮危机中间的经济地位和不拿补贴的人的经济地位是不一样的,拿补贴的大部分人在财富和收入分配方面都会受到影响,会更加劣化。


这种变化如果长期延续下去,对整个国际金融的格局会否产生影响?我个人觉得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看。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变化、国际金融政策协调能力,或者国际金融领域里面的治理能力、创新能力等这几个方面来看,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这个格局,但是大的格局可能不太会变化。


从货币地位来讲,国际货币体系没有什么太根本性的变化。所以从这次疫情来讲,可能对货币大的格局影响不会很大,但是边际上面可能有一些影响。


从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变化来讲,我个人觉得可能会进一步固化甚至强化传统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伦敦、纽约的地位会进一步强化,其他的市场可能进一步被边缘化和外围化。


从国际金融的治理和政策的协调能力来看,这场疫情对此可能会有一些小的变化,这个变化可能更多的体现在中国的力量方面。但是就目前来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问题困难重重,这些治理和协调的架构可能很难出现比较大的调整。对于信息中介和市场影响能力而言,市场的话语权仍然保持了基本原有的格局,话语权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唯一有变化的可能就是国际金融领域里面创新的能力,大格局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但是边际上面、局部方面可能有一些可做工作的地方,中国可能是推动国际金融格局发生局部和边际变化的核心力量和核心因素。


这次疫情最能展示中国的就是我们控制疫情的实力和能力,这种治理能力是否能从公共卫生的事件拓展到其他领域里面?这个我觉得是有可能的。我们要把治理疫情的能力拓展到别的领域去,包括国家金融领域。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我们国家还展现出来了跟其他国家协调、合作,或者是支撑国际经济发展,帮助别人抗疫方面的能力,这种协调能力得到了相当的展示,在国际金融领域里面,这个协调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更重要的一点,我们在国际金融领域里面的数字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比较好的展示。这个跟疫情有一定的联系,疫情期间我们的数字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了关于法定数字人民币的白皮书,正式宣称要推出法定数字人民币,如果从国内拓展到国际来讲,就有可能变成我们的创新能力,领先于其它的主要经济体。


从科技的层面来讲,法定数字人民币的推出契合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数字化路径。我们怎么样把这种创新能力真正的演化为推动国际金融格局转变的主要因素,我们也可以做很多工作。特别是在美国不断通过长臂管辖的方式制裁、打压别的经济体的时候,数字人民币是否能在中间发挥一定的作用?


按照目前人民银行发布的白皮书来看,在技术上面可以不依赖于传统的基础设施,不依赖于传统以西方国家为主导构建起来的国际


金融基础设施,这是完全不一样的。西方国家抓不到你的信息,当然美国是否会对现有的互联网信息进行管理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至少能绕开传统的金融基础设施。我们可以以此为起点来探讨很多可以值得做的工作,避开一些风险,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一些机会。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




来源: www.rdcy.org/index/index/news_cont/id/689224.html

阅读:1315896 | 评论:0 | 标签:无

想收藏或者和大家分享这篇好文章→复制链接地址

“赵锡军:后疫情时代国际金融格局的变化及影响”共有0条留言

发表评论

姓名:

邮箱:

网址:

验证码:

公告

收集世界领先的智库成果和文章,为国家发展贡献技术力量。
推荐智库网站请在 关于 页面留言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