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微分格 ,作者让商业更可信的
致力于构建客观信用体系,打造物联网金融平台,加速金融模式创新!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北斗与5G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日臻成熟,技术控货已逐步被接受和应用,各类科技创新、运营模式、仓单标准等不断丰富,“科技思维、风控思维、运营思维”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本文将结合微分格自身经验,从科技平台建设、风险管控建设、平台运营规范以及应用案例等几方面做一个详细分享,助力存货(仓单)产业发展。
01
背景介绍
近年来各类支持仓单创新与发展的政策频出,《民法典》第428条仓单法律的完善,中国仓协等行业协会在积极地推动与仓单相关标准的撰写、发布和实施,对于促进仓单业务的标准化操作、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各类金融机构、产业方、不断进行存货融资模式创新、科技创新、运营创新,百万亿级的存货(仓单)融资市场迎来了更好的市场机遇。
02
科技平台建设
存货(仓单)监管行业企业普遍数字化水平较低,科技投入有限,科技人员缺乏。企业需以“科技思维”方式,做好顶层设计、迭代建设、逐步试点,根据业务发展有序推进数字化建设。一方面要积极拥抱科技,科技创新与应用是技术控货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要充分理解科技,分阶段、分步骤、有序进行试点创新和应用推广。
(一)业务模式建设
存货(仓单)业务通过对金融监管仓的数字化改造、搭建设备接入物联网系统、存货监管系统、存货融资系统,实现存货监管、存货融资等业务,下图为存货(仓单)业务全景。
图1-存货(仓单)业务全景
存货(仓单)融资监管业务主流程共有四方参与者,分别为存货方、仓储方、监管方和资金方,协同完成业务全流程,下图为存货(仓单)业务流程。
图2-存货(仓单)融资监管业务流程
(二)平台总体架构
存货(仓单)监管与融资平台建设,主要包括金融监管仓改造、仓单过程监管、风控工单督导、仓单授信融资四部分内容,如下图所示。
图3-平台建设内容
图4-系统架构
1)设备接入物联网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提供设备管理、协议管理、AI边缘计算、告警引擎、数据视图等服务,实现物联数据接入和边缘风控能力;
2)存货(仓单)监管系统:基于大数据、规则引擎技术,实现云仓管理、云仓监管、风控告警预警,工单督导等服务,实现作业流程监管、资产监管等服务;
3)存货(仓单)融资系统:实现仓单授信、借款用款、资金管理、融资管理等;
4)大屏展示系统:提供大屏数据展示能力,实现作业实时监控展示,数字仓单的风控展示等;
5)移动小程序:提供小程序端的移动接入能力。
(三)平台功能架构
根据存货(仓单)监管要求,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仓库改造,搭建存货(仓单)监管系统,存货(仓单)融资系统,构建存货(仓单)监管大数据,实现PC端、大屏端、移动端的运营能力。
图5-平台功能架构
1)设备接入物联网系统:实现仓库内外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实现物联监测和边缘风控能力,如下图所示。
图6-物联网系统
2)存货(仓单)监管系统:实现仓库、货物、工具、人员、关联系统的监管等,实现技术控货,保持货单一致,如下图所示。
图7-存货监管系统
3)存货(仓单)融资系统:实现仓单授信、借款用款、资金管理、融资管理等,如下图所示。
图8-存货融资系统
4)大屏展示系统:实现作业实时监控展示,数字仓单的风控展示等,如下图所示。
图9-大屏展示系统
5)移动小程序:提供微信小程序,方便资金方、资产方移动化接入等,如下图所示。
图10-移动小程序
03
风险管控建设
团队需具备“风险思维”,与资金方、产业方一道,通过科技和运营逐步去完善风险管控体系,降低业务风险、提升融资效率。
(一)存货风险常见类型
常见风险有法务风险、确权风险、监管风险、质量风险、价格风险和处置风险等六方面,如下图所示。
图11-存货风险常见类型
(二)技术风控关键要点
基于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围绕存货(仓单)融资痛点,逐步探索和创新解决方案,实现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事后追踪为事先预防,助力存货(仓单)的高效、安全、可信质押融资。
图12-技术风控关键要点
(三)风险处置和应对措施
图13-风控手段
1、法务风险应对
建立健全法务体系,仓单涉及的法务内容包括:
1)存货(仓单)业务相关法律规定汇编在《民法典》,主要涉及物权编、合同编和侵权责任编,同时还涉及金融监管类法律法规,供应链管理类法律法规,保险类法律法规等;
2)参与主体包括质权人、出质人、保管方、监管方、运营方、兜底方、技术方等多主体;
3)相关协议包括授信协议、借款合同、质押担保合同、质押监管协议、增信类协议、供应链类协议、保险合同等。
2、确权风险应对
利用区块链技术的数据不可篡改特性,与全国性独立的第三方仓单登记公示平台合作,完成监管全流程的权属确认。
1)从开展监管业务的仓库开始,为全国仓库建立档案和数字化标识,制作仓库“身份证”;
2)行业级风控存证系统,推动业务规范化、体系化,为存货(仓单)监管提供“他证”;
3)存货(仓单)监管项目公示+仓单信息登记,成为面向各品类的存货、仓单信息及状态信息的登记节点;
4)建立企业自律体系,呈现参与相关业务的各类主体企业的基本情况以及其在生态中的职责、能力、资质等。
3、监管风险应对
以金融视角将业务划分为贷前、贷中和贷后三个阶段管理,通过对仓库的数字化改造、搭建存货(仓单)融资监管平台并与存证公示平台合作,采取技术与运营的结合,完成各个风控要点的管理,保证全流程的风控监管。
4、质量风险应对
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收集到的货物质量证明文件进行货物质量溯源、仓储过程存证、质量信息存证,保证从采购-入库全流程的质量管理和数据真实、准确、唯一、不可篡改。
5、价格风险应对
1)价格盯市:通过与市场的行业价格渠道对接,如交易类、资讯类网站、行业协会获取货物市场价格,每日盯市,与质押价格比对,预测价格走势,做好盯市管理;
2)警戒线管理:通过每日价格盯市结果,达到警戒线时向银行、监管方、存货方发送预警,提醒进行补货、补保证金操作或及时回收贷款、启动平仓处置。
6、处置风险应对
1)明确责任:确定承担货物处置责任的主体,签署处置协议,明确相关参与方的责权利;
2)建立流程:制定货物处置预案,选择体系内的核心企业或第三方交易平台做为处置渠道,建立处置流程,完成处置协议签署和系统对接,引入货物保险,做好资产保值;
3)对接系统:对接统一仓单登记平台、内部处置系统、第三方B2B交易平台,实现货物的快速处置。
04
平台运营规范
需要发挥“运营思维”,通过数字化手段,发挥科技和运营两方面的能力。
本文从运营规划、押品选择、仓库选择和平台运营4个方面阐述如何开展仓单业务运营。
(一)业务运营规划
包括选择运营模式,搭建运营体系,建立风控标准,完善法务协议。
1、运营模式:根据资金方不同的风控逻辑和金融产品,对应不同的运营模式,包括存货(仓单)监管、动产(存货)质押、存货(仓单)质押、保兑仓、订单融资等;
2、运营体系:从仓单运营的整体层面,搭建业务运营体系,包括产品结构、操作流程、岗位职责等;
3、风控标准:根据银行的风控要求,建立存货(仓单)融资风控标准,包括动态/静态质押、权属确认、质量确认、价格监控、处置流程等;
4、法务协议:一整套与仓单运营和技术匹配的法务协议,包括授信借款类协议、质押担保类协议、质押监管类协议、延展类协议等。
(二)存货押品选择
在符合质押货品的基本特征前提下,结合当地的产业特色和主要货源结构,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质押货品。
1、质押货品的主要特征:
1)易于保管:不易损耗,易于长期保管;
2)权属清晰:所有权明确,货物为借款人所有;
3)价格稳定:便于计算且市场价格稳定,具有较强变现能力;
4)质量合规:质量合格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5)安全易存:危险物品、化学品等在安全条件得不到保障条件下不得办理质押;
6)资产补偿:货物需办理财产保险,第一受益人为银行;
7)合法合规: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转让、质押的货物不得质押。
2、常见的押品种类:
冻牛肉、冻羊肉等冷链产品;电解铜、铝锭、铅锭、锌锭、镍锭等有色金属;钢材等黑色金属;塑化颗粒、橡胶颗粒、化肥、水泥、咖啡等袋装货品;玉米、水稻、小麦、大豆、高粱等农产品;整车、轮胎等汽车产业;煤炭、矿石等散货;石油、成品油等液态化工品;金、银等贵金属 。
(三)试点仓库选择
需要从仓库资质、管理制度、信息化程度、监管经验、仓储货量、配合意愿六个方面来选择试点仓库,如下图所示。
图14-试点仓库选择要点
(四)业务规范运营
1、关键业务环节
关键的业务环节包括货物入库、质押放款、还款解押、巡查盘点、风险管理。在存货(仓单)融资业务中,一定要注意众多参与主体的统筹、人力与技术的配合、线上与线下的交互,采用“技防+人防”的运营策略对仓单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才能达到良好地效果。
2、岗位职责设置
需建立一支岗位安排合理、职责清晰、行动落实高效的人才队伍来运营。常见岗位包括业务岗位、风控岗位、技术岗位和运营岗位等四大类。
图15-业务岗位职责
05
应用案例介绍
微分格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银行、非银金融企业、存货人、仓储方、监管方、行业协会等多方共同努力下,积累了多场景的物联网金融监管仓解决方案,关键案例如下。
(一)工业品(钢材)存货融资监管案例
通过与某股份制银行合作,打造数字化监管融资平台,通过对钢材库中行车的改造、地磅秤的改造、加装智能摄像头,解决了银行远程盘点螺纹钢的数量和重量、实时了解进出库情况、核对货单一致性问题,实现存货融资。
图16-工业品(钢材)存货融资监管
(二)农产品(粮食) 存货融资监管案例
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多个大型集团和多地的粮食仓库,提供综合的存货(仓单)融资监管技术服务,通过出入库单据OCR识别、车牌AI识别、出入库地磅秤、激光雷达扫描、智能门锁、粮权牌识别等监控手段,有效控制监管风险,并累计获得几十亿融资授信。
图17-农产品(粮食)存货融资监管
(三)冷链存货融资监管案例
通过与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合作,打造冷链数字化监管融资平台,在冷库内加装RFID、智能锁、智能摄像头,帮助企业实时了解货物数量和动态,实现了冻品监管准入和融资。
图18-冷链存货融资监管
(四)汽车存货融资监管案例
通过与某股份制银行合作,打造汽车数字化监管融资平台,通过智能摄像头、RFID、UWB定位、智能保险箱等物联网设备,帮助企业实现车辆盘点、进出库管理和车钥匙、车辆合格证管理,实现智能风控和存货融资。
图19-汽车存货融资监管
06
总结与展望
解决存货(仓单)融资存在的各类问题,需要发挥“科技思维”、“风险思维”、“运营思维”三方面能力,首先要规划科技路线,做好顶层设计;其次,通过迭代、分阶段方式进行平台建设,根据业务运营要求,不断完善数字化科技平台;最后,将所有的运营工作逐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祝愿存货(仓单)融资业务越来越好!
来源: mp.weixin.qq.com/s/?source_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FHHb9SXWQ4FOA-xHtOe-HQ&id=6d5c45f9470afd5ef6ef9c450ed0a0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