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中国顶级高端智库研究成果,一站阅读中国智库优秀文章

司晓:专业与信仰,探索“法律+”的无限可能|202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迎新大会致辞

2022-09-30 17:40
司晓 腾讯公司副总裁 腾讯研究院院长 法学博士 


*本文为司晓先生在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迎新大会的致辞。

各位在场和在线的老师、来宾、家长与亲友,亲爱的2022级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你们的师兄,经济法系99级的司晓 。欢迎大家加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大家庭。

首先祝贺同学们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疫情两年多,大家克服了种种困难走到这里,非常不容易,首先真诚地祝贺大家。

作为1999年入学的一名“80后”,看到2022年入学的“00后”同学们,非常感慨。1999年我入校的时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各位一样还没有出生,我报到时拿的还是中南政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当时的校园远没有今天漂亮,大概只有今天的七分之一大。那时没有晓南湖,唯一的校内湖,如果能称之为湖的话,就是今天校史馆前的喷水池。北门旁边的体育场还没有塑胶跑道和绿色草坪,我们每次踢完足球都是一身泥水。那时的教学楼和宿舍都没有空调和热水,只有一个摇头风扇伴我们度过武汉的火炉酷暑。交通也很闭塞,没有今天的网约车、共享单车,只有538、590两趟公交车,分别通往武昌火车站和汉口火车站。

当时个人电脑还不普及,更不要说手机了,我们用着一个大家可能没听过的古老的通讯工具,叫BP机,就是只能接收不能发送信息的设备。当年的2月份,深圳华强北赛格科技园一家叫腾讯的公司上线了自己的第一款产品——叫做网络寻呼机的OICQ,也就是现在的QQ。在网吧通宵和陌生人聊天成为了我们为数不多的娱乐项目。那时候QQ注册用户还不到百万,还可以很容易地注册到6位数的QQ号码。

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我们见证了中南法学一级学科、知识产权国家级研究基地的设立。我们的母校也从211到引领性的“双一流”,发展越来越好,令毕业的学子们倍感欣慰。

借此机会,也向师弟师妹们谈几点个人感受,希望对大家如何度过未来几年的法学院生涯有所启发。


第一:法律是一种信仰,选择法律专业和法律职业等于选择了一种信仰。

首先,法律是一门职业。法律是全人类通用的语言,有人类社会的地方就需要有法律来维护社会的秩序、公平正义等价值。正因为法律关涉着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所以法律作为一门职业,需要有其专业性。大家可能听过一句俗语,法律的语言就像是一门外语。这直接说明法律职业是有较高的门槛的,不是随随便便哪个人都可以从事的。为了从事这份神圣而庄严的职业,法科学生必须接受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并通过职业考试。吴汉东教授讲,大学的学习要重视“治学之理,修身之道、济世之法”,美国大法官霍姆斯也说,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所以,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同学们也需要多去参与社会实践,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把书本上的法律活化。

法律更是一种信仰。美国学者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建设法治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需要怀抱这样的信仰。不管大家将来毕业后是否从事法律职业,都将拥有法律人这样一个因专业而产生的身份。这个身份既是荣誉,也是责任,需要大家把对法律的信仰薪火相传下去,传递给更多的人,形成整个社会对法律的信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好法治社会,更好的维护公平正义。


第二,法律还是一个适应性特别广的专业,大家要思考如何建立自己未来的比较优势。

在我身边,有很多法官、律师、检察官、法务这样的传统法律人,也有很多加引号的不务正业的法律人,他们是产品经理、投资人、创业者、艺术家,还有像我这样经常上台讲科技趋势的跨界研究者。

我毕业之后,一直在互联网行业工作,先后在网易、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从事法律实务和行业研究等工作。

读书期间,我就给自己定位为要做“法律圈最懂互联网,互联网圈最懂法律的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读书期间我就从玩游戏的兴趣延展到了网络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的思考;从当年通过BT下载观看盗版电影,延展到了网络版权侵权的研究;一直到我最近发表的区块链数字资产相关的论文都是在这一方向的持续延展。

在我研究生阶段作为恩师吴汉东教授的学术助手时,就带领十来个学生建设并运营“中国私法网”和“中国知识产权网”,这些兼职和基于兴趣的研究无形中奠定了我进入互联网行业的基础。所以这里给大家的建议是,在打牢法学基本功的同时,不断开拓视野,尝试新事物,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在课余多参加社会实践、社团和组织,说不定这里就隐藏着你未来的职业和机会。


第三,除了专业知识之外,希望大家对新事物能时刻保持好奇,与学习知识相比,更重要的是培养好随时学习的能力。

耶鲁大学的校长理查德·莱文甚至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

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你要有随时“法律+”的能力,如果你只懂法律,不懂产品,很难做一名合格的互联网公司法务;如果你只懂法律,不懂技术,很难做一名优秀的专利代理人;如果你只懂法律,不懂财务,很难做一名卓越的投资人。


最后,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一代,我们还要思考,法律的未来是什么?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已经重塑了很多行业,法律和法律行业未来会受到影响吗?记得《金融时报》之前有一篇文章说:手术现在可以由机器人来完成,建筑师利用数字工具来设计建筑,但有一个行业还一切照旧,就好像技术从未被发明一样。大家猜猜是哪个行业?就是我们所从事的法律行业。

从劳伦斯·莱斯格20多年前提出代码即法律的概念,到今天互联网法院、智慧法院开展的线上立案、庭审;从帮助法律人进行法律检索、文书写作、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的各种法律人工智能产品,到区块链开始把合同写到智能合约的代码之中,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的数字资产可确权,可交易,也就是大家所说的NFT、数字藏品等等。法律和科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法律的代码化和代码的法律化正在以惊人的脚步加速到来。

腾讯集团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先生提出,“全真互联”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特征,我个人认为这也是从“在线”时代到“在场”时代的体验跃迁。未来大家可能在元宇宙里面开庭、执业,处理其中产生的现在还很难想象的法律纠纷。我们的法律和法律职业,未来有没有可能被数字技术重塑,这是大家将来需要面对的问题。最近我关注到,一些企业用了法律科技产品之后,在招法务的时候,已经不太考虑不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律师了。

乔布斯曾建议,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一门编程语言。学习编程语言教你如何思考,就像学习法律一样。学法律并不一定是为了做律师,但学法律会给你带来一种思考的方式。学习编程也是一样,建议大家把计算机科学看成是基础教育,每个人都应该花一年时间学习编程。

面向未来的法律人,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我想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人工智能可能取代一般的法律工作,但在已知的未来,却无法像人一样推理思考。布莱兹‧帕斯卡尔曾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苹果CEO库克不担心机器像人一样思考,但却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思考。大学四年,能独立的思想思考,远比学习知识、记忆各种法律条文更加重要。

以上就是我对于大家未来学习生活的几点建议。最后我想说:万物之中,希望至美。好好珍惜大学的青春热血时光,珍惜上铺的兄弟和隔壁楼栋的女神,珍惜能自由的学习看书、有激情有憧憬的日子。属于你们的时代,即将来临。谢谢大家!



来源: mp.weixin.qq.com/s/?source_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RhMDx5cJ_tYqF87EalTGDw&id=9205381d165d5a7a0d36797d0d07c35b

阅读:1991328 | 评论:0 | 标签:财经 自媒体

想收藏或者和大家分享这篇好文章→复制链接地址

“司晓:专业与信仰,探索“法律+”的无限可能|202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迎新大会致辞”共有0条留言

发表评论

姓名:

邮箱:

网址: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