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中国顶级高端智库研究成果,一站阅读中国智库优秀文章

“没有办不成的事!”董明珠把一道道难题甩给了他们

2021-11-18 18:50

 

2012年4月,格力电器商用空调研发部门的技术员赵志刚接到了一个紧急通知,让他尽快交接手头工作,到一个新成立的团队报到:光伏空调研发团队。


报到后他发现,这是一个年轻的团队,30多个研发人员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清一色毕业还没几年的大学生。


图|赵志刚


这年3月,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突发奇想”,提出研发一款太阳能空调。这一充满挑战的任务,就落到了赵志刚等年轻人身上。 


“我们开发产品是以提高品质生活为导向的,我觉得没有办不成的事,你要将关键的难点找出来,解决掉。”当时董明珠对团队提出的要求,赵志刚至今印象深刻。


2013年12月21日,伴随着格力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系统通过专家组“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认定,由格力全球首创的“不用电费的中央空调”正式诞生,中央空调“零能耗”时代由此开启。


“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这正是格力人的自信。”十年之后回看往事,赵志刚这样说。


这种自信从何而来?


赵志刚说,格力对研发投入上不封顶,支持年轻人走上台前,形成了鼓励创新的文化。而用董明珠的话说,格力发展最大的秘诀就在于不断激发年轻人的创新力。


发展之路上,汇聚英才成伟业。翻开格力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片段可见,格力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年轻人的成长史,一代代年轻人在不同时期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激荡起格力不断向上的力量。


1

挑刺



         

1987年,高考落榜的谢君来到珠海打工,19岁的他成为海利冷气服务总汇门市部的一名业务员。谢君的工作就是每天用人力三轮车装上一车的空调运往门市部。


图|谢君


当时,海利空调厂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组装厂”,购来各种零部件,然后组装销售,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当时,国内空调品牌有两大霸主,即“北有春兰,南有华宝”,相比这两大品牌,海利只能算是无名小卒,销量并不大。谢君清楚记得,1990年,海利空调销量有了起色,为了更方便送货,门市部特意购买了一辆单排的长安牌小货车,淘汰掉了三轮车。


比谢君晚两年进入海利的谭建明,是厂里为数不多的技术研发人员,硕士毕业的他也是海利学历最高的人之一,但工作内容含金量并不高,每天都是拆解和研究从市场上买回来的几台国外空调,琢磨人家的技术。在来海利之前,谭建明甚至没有见过真正意义上的空调。


彼时,相比技术人员,负责销售的业务员在厂里的地位反而更高一些,因为大家卖的都是组装空调,空调能卖出去多少,靠的是销售员的本事,而这也直接关系到厂里的效益和员工的工资奖金。


销售员董明珠本事大,脾气也大。谭建明记得,董明珠回到珠海总部的时候,总是来给他们“挑刺”,带着销售时遇到的问题来跟技术人员提要求,逼着他们想方设法改进质量。


“她跟别的销售员不一样,别人只讲卖货拿提成,她更关心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体验。”谭建明说,大家对董明珠是又爱又恨,一方面她空调卖得好、提成高,大家也跟着沾光,另一方面她总挑毛病让大家很有压力,但她挑得在理,大家又打心眼里佩服她。


1991年,海利参与组建的格力电器诞生。同年,投资2亿元、占地10万平方米的格力电器一期工程在珠海前山河畔开工奠基。海利冷气服务总汇也更名为格力电器销售服务部,谢君成了格力空调的业务员。谢君发现,格力空调比以前好卖了,销售服务部的业绩有了明显提升。


1992年,由于工作出色,谢君从临时工转为了格力的正式职工。也是在这一年,董明珠在安徽市场一个人卖出了1600万元的销售业绩,成为格力销售业绩排名第一的业务员。


1994年,40岁的董明珠临危受命回到总部担任经营部部长,确立“先款后货”、“淡季返利”等一系列制度,建立起以诚信为本的全新营销模式,迈出营销创新第一步。


随后格力成立空调行业迄今独一无二的“筛选分厂”,对统一采购进厂的零部件进行全面检测,对所有外协外购零部件进行“海关式”筛选检验,全面提升格力产品质量。从营销到产品,格力面貌焕然一新。


一年后,格力的营收同比增长7倍,达到25.6亿元,利润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坐上了国内家用空调产销量第一的宝座。


2

突破



         

2001年底,大学毕业后在格力工作已两年的熊建国,作为技术团队的一员随同格力领导层赴日本考察。这是一次与以往不同的技术考察,格力此行主要目的是购买日本的多联机技术。


然而,他们很快失望而归——不管给多少钱,日本企业方面都明确拒绝。这家日本企业和格力保持了多年合作,他们的拒绝,也浇灭了格力最后的希望。


此时,历经十年发展,格力家用空调已经做到了产量和质量的行业领先,但在空调技术上却未能形成优势,尤其是在中央空调领域,更是连门都摸不着。一直以来,中央空调的核心技术全部掌握在以美国、日本企业为主的国际巨头企业手中,由于它们搞技术封锁,国内企业只能通过购买零部件的方式来组装产品。


格力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摆脱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在难度最高的中央空调上先行突破。


2001年,董明珠担任格力电器总经理,指派谭建明负责中央空调的技术研发,他是整个格力第一个科班出身的制冷技术员。担任商用空调部部长的谭建明,带着包括熊建国在内的年轻技术研发团队开始了对多联机技术的攻克。


这是真正的从零起步。熊建国记得,没有真机,也没有图纸,只有一本国外某品牌的宣传资料,一开始大家心里普遍没底。因为多联机技术复杂,在控制算法、可靠性、稳定性、舒适性等方面都要求极高。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技术难点被逐个攻克,大家才慢慢建立起来信心。


图|熊建国


2002年底,在全体技术团队的努力下,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码多联式中央空调在格力诞生。这台空调的问世,宣告日本企业对多联式家用中央空调核心技术的垄断被格力打破。


3

登顶



         

2002年,19岁的曹祥云进入格力电器成为一名空调搬运工,与其他搬运工下了班就回宿舍休息不同的是,这个湖南小伙每天都主动选择留下来,跟叉车师傅去学艺。在曹祥云眼里,开叉车是个有前途的“技术活儿”,他萌发了当一名叉车司机的想法。


曹祥云一有空就观察叉车师傅怎么开车,回到职工宿舍后,还拿着板凳比划和琢磨开叉车的动作。由于发货量不断增加,叉车工人手紧缺,格力也有意培训更多叉车工。就这样,曹祥云顺利拿到了叉车工的培训资格,迈出了从搬运工向叉车工转型的第一步。


谢君的岗位也有了调整。2002 年初,由于工作的需要,谢君从门市部调回成品管理库,从事产品发运计划工作。发运量的突飞猛进,工作量增加了很多,通宵发货甚至也成了常态。谢君记得,夏季的珠海经常有台风,暴雨从天而泻,仓库设施简陋,为了抢险救灾,成品管理库专门成立了“暴雨应急小组”,多次与时间赛跑,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


图|曹祥云

2003年,曹祥云如愿拿到了叉车驾驶证及上岗证,成为一名叉车驾驶员。曹祥云发现新型号机器导致叉车操作的精确度不够,为了提高精确度,他想到了拿啤酒瓶练习技术用叉车开瓶盖,伴随着开盖技术越来越成熟,曹祥云“叉车开啤酒瓶盖”的技能传播开来。身怀绝技的曹祥云成为了岗位带头人,一年后升任叉车队队长。


曹祥云、谢君等人走向新岗位的时候,正值格力腾飞的黄金时期,已经在全球空调产业版图中占据重要一席的格力,在产业链上的布局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一项内部收购,掀开了格力向核心技术进军的序幕。2004年,格力收购珠海凌达压缩机公司。凌达压缩机公司成立于1985年,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压缩机专业生产企业,是国内少有的自主专业压缩机企业,其产品直接为格力电器配套。


压缩机是空调的“心脏”,谁掌握压缩机的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行业的话语权。通过技术攻关,格力极大地提升了压缩机的性能。伴随着压缩机的率先突破,格力进一步加强完善配套产业链,逐步实现上游空调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生产,为格力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5年,曹祥云连续参加中央电视台《想挑战吗》《走近科学》《状元360》的“叉车王中王”比赛,相继夺得冠军。他驾驶叉车在3分钟内成功打开30个瓶盖,创造出一项纪录。


格力也于这一年首次登顶全球。2005年,格力电器空调产销量突破1000万台,跃居全球第一。这一年,原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授予格力空调“世界名牌”产品称号,这是中国空调行业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企业。


4

中标



         

2011年12月17日,格力研发出的国内外第一台大功率高速永磁同步变频离心式机组顺利下线。这是格力在全球首次实现了高速永磁变频离心机的开发,将离心机的单点能效提升了40%。这项技术的诞生,也让在格力埋头苦干了7年的张治平和他所属的研发团队终于浮出水面。


2004年进入格力的张治平,大学学的是工程机械设计,从进入格力第一天开始,一直从事离心机相关的研发工作。在他进入格力前一年,离心机相关技术研发在格力已悄然展开。到了2008年,在完成一系列技术准备后,格力正式启动大容量高效离心机项目的研发。


彼时,国内空调企业在大容量高效离心机领域几乎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较外资品牌相比技术差距相当大。张治平记得,当时国内外同行对格力的这一项目都不看好,还有外资品牌直接给他们泼冷水:“你们不用做离心机了,反正也做不起来。”


研发团队负责人谭建明说:“我经常代表公司去行业协会开会,每次开会跟国外的企业介绍格力,国外企业都会讲格力做得不错,但是都是做家用空调的,这意思就是说技术含量最高的中央空调格力做不了。所以要想在空调行业有地位,必须要有代表性突破性的高尖产品,而离心机就绝对不能缺。”


离心机作为中央空调领域最高技术水平的产品,被称为制冷行业的皇冠。面对美国长期以来对离心机技术的垄断,格力决心要填补中国空调业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


为了突破这个行业技术瓶颈,格力离心机研发团队提出使用新结构——高速电机直驱叶轮做功。这个新思路在当时是离心机领域的“无人区”,全球没有一家离心机品牌这么尝试过。


张治平记得,在技术无人区探索,整个研发过程面临重重困难——高速直驱转子运行失稳、缺少高速动力源、气动综合效率低、复杂工况下失稳与低效……每一次实验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新问题,每一个技术难点都意味着无数次的实验失败。


失败的尽头是成功。2011年12月,格力研发出的第一台大功率高速永磁同步变频离心式机组被专家组鉴定为“国际领先”。


“埋下头来就做一件事情,最后把这件事情做成了,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成就感。”张治平说。


与张治平同在研发团队的赵志刚后来总结说:“实际上这个项目我们是抱着失败的心态去做的,我们自己一开始都不认为我们能做成,就在我们做成之后,别人甚至也认为我们不行。这个项目做成了,最大的价值在于让研发团队建立了信心,以前不敢想,更不敢干。现在大家有了信心,不仅在看得见的方向上敢去干,在看不见的方向上,我们也敢去闯一闯。”


在看不见的方向上也敢闯一闯——2012年初,当接到研发光伏空调的通知时,赵志刚心情很激动,虽然对这个项目一无所知,但这个30来岁的年轻人向董明珠表示,有信心攻下这个新山头。


传统空调的特性是单一用电,而光伏空调是将一个“用电设备”变成“可发电设备”,并将电量储存起来,实现能量直接高效利用。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攻克的难题很多,比如传统空调采用的是交流电,光伏池板发出的却是是直流电,技术人员要打破这项限制;空调用电、光伏发电、储能储电又是三个不同特性的系统,技术人员需要将它们之间实现高度集成和一体化。


“最开始的时候,团队压力的确非常大,相当于摸着石头过河,机组说烧就烧了,一直烧到开会的时候大家都是沉默。”赵志刚回忆说,公司研发在经费和人员投入上的“按需投入”,让大家一步步坚持了下来。


2013年,格力“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系统”宣布研发成功,同年,该技术产品被专家组一致认定为“国际领先”。至此,格力推出的全球首台“不用电费”的中央空调实现了发用电直流化跨界集成,开启了中央空调的“零能耗”时代。


2015年,在人民大会堂中央空调招标中,格力永磁同步变频离心机机组以较强的综合性能和突出的节能性击败中外品牌成功中标,成为人民大会堂历史上使用的首个国产中央空调品牌,极大提升了格力和中国制造的技术自信。


5

转变



         

“外界都知道格力是做空调的,但你走进公司再一看,它已经变成一个装备制造公司,我们在无形之中已经走到这条路上去了。”2016年,董明珠这样对外介绍格力。此时,格力的自动化生产线改造已初显成效。


对于格力自动化工程师王亚东来说,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2015年王亚东研究生毕业后来到格力时,格力进军机床领域近3年时间。王亚东加入的是精密模具自动化技术研发团队,2015年还不过三四个人,且都是刚出校门的小青年,整个研发还处于攻坚期。


图|王亚东


王亚东记得,当时的产品生产主要靠人工,一个人负责两台机床,需要靠人把零件拿到机床上,手动操作,零件加工完了以后还要手动清洁,整个工序都离不开人。王亚东这个青年团队要解决的是,要让机器人从自动启动到自动清洗实现整个工序的机器替代,助力格力智能制造提速。


“我们国家对装备的需求量很大,但大量必须依靠进口。中国要成为真正的制造大国,必须要有自主装备的支撑。”董明珠要求,格力要在装备领域尽快实现从依赖进口到自主生产的转变。


2013年,格力开始进军智能装备领域,随后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立,随着格力首台数控机床——雕刻机GA-V2310的研发成功,格力智能装备在数控机床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


装备领域的发展,随之带来的是整个生产效率和质量品质的提升,2016年通过自主研发制造的智能装备,格力整体生产效率提升10.5%。


整个格力都在提速和变革中流程再造。2015年加入到格力筛选工厂的吕永辉说,传统的零部件筛选工作也在此期间获得了优化提升。按照要求,电容耐久性实验还要做到2000个小时以上,随着公司快速发展,产品品类越来越多,试验强度明显加大。如何改进技术,既能满足2000小时检验所要求达到的质量标准,又能尽量减少检验时间,成为他们考虑的重要问题。经过大家反复试验,找到了一套新的检验方法,检验时间从2000个小时降低到了500多个小时,由此大大提升了筛选工厂的效率。

图|吕永辉


6

动能



         

2018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格力,先后视察了公司展厅、精密模具车间和重点实验室,王亚东作为青年技术干部代表,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动化团队的研发成果。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有自主创新的骨气和志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总书记的话让王亚东振奋不已,他说:“我们这些年轻的技术人员,有决心也有信心在自主创新上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针对自动线开发中自动化单元的控制系统等诸多“卡脖子”关键性技术难题,王亚东带领团队重点攻关,陆续取得重大进展:


2019年4月,自动化团队完成了以钻攻中心为主体的加工自动线的开发——该单元采用格力自主研发的设备,可实现整个单元自动化生产;


2019年7月,完成了以石墨加工为主的自动化生产单元的开发——此单元通过对自主研发的石墨加工设备、格力机器人、机器人第七轴导轨及旋转料架的集成,实现了三台设备无人化生产。


伴随着两条具有格力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柔性生产线投产,格力机床的有效利用时间从65%提升至90%,有力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通过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格力还面向市场实现了客户定制化的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大型自动化生产线解决方案,智能装备产品覆盖了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伺服机械手、智能仓储装备、智能检测装备等10多个领域的超百种规格产品。


智能化为格力发展注入新动力。2018年,格力人均产值从2012年的91.2万元跃升至149.6万元。在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只增长1%、中国机器人产量明显下滑的形势下,2018年格力装备版块逆势增长,以64.9%的增速为行业所瞩目。


以总书记视察为契机,不负重托的格力,在高速增长中持续释放创新动能。2018年,格力实现营收2000亿元。2019年7月22日,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名单公布,格力凭借瞩目的营收成绩和创新能力强势上榜,位列榜单414位。在上榜世界500强榜单的129家中国企业中,格力电器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居首位。


7

见证




图|张治平在人民大会堂前


2020年1月10日,张治平发了一条朋友圈,获得了362个“点赞”,这几乎是他通讯录里的全部人数。在这条朋友圈的照片中,他作为格力离心机项目研发成员代表怀抱着2019年国家科技发明奖的获奖证书站在人民大会堂前。


“离心机项目组的成员们顶着巨大的压力撑了过来,现在回头看,之前吃的一切苦都值得了。”张治平说。


张治平介绍,近几年来,国内市场大型中央空调机器30%-40%采用变频技术,而格力在变频市场已占据60%左右份额,这也意味着,曾经在国内市场占据垄断地位的国外品牌已被挤出主流市场。截止2021年,格力中央空调已服务全球10万多个工程项目,连续九年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格力在离心机等核心技术上的进击仍在继续:2021年4月,在第三十二届国际制冷展上,格力发布了10kV高压直驱永磁同步变频离心机组,这款新品为全球首台专用于制冷离心压缩机的大功率10kV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凭借卓越的节能效果成为全球新的节能之王。


而同一月,格力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零碳源”空调技术,从全球94个国家的21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全球制冷技术创新大奖赛最高奖。


如今身为格力电器新能源环境技术研究院院长的赵志刚说,格力“零碳源”空调技术将光伏发电、储能备电与空调用电相结合,在为工厂减少电网消耗的同时打造一个不断电的绿色能源系统,将空调从“耗电大户”变为“低碳先锋”。而从2012年格力自主研发光伏直驱离心机系统开始,格力在这一技术上的攻关已历经整整十年。


走到今天,格力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拥有近9万名员工的全球工业制造集团,其中有近1.6万名研发人员和3万多名技术工人。这些年轻人与格力共成长,同时他们也是格力科研实力的来源:截止目前,格力累计申请国内专利87364项、国际专利4148项,发明授权连续五年进入全国前十,现拥有33项“国际领先”技术。


如果将时间刻度追溯更久,这是格力在空调技术上一路追赶的20年,也是格力从一个空调组装小厂起步发展的30年。


30年来,在格力创新发展的攻坚战中,一代代年轻人从后端走向前台,从后备军成长为主力军,与格力共成长,在自我收获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个更好的格力。


就在近日,一台使用了整整30年的格力空调,由谢君捐给了公司。


“我家的格力空调用了30年,一直没坏过,而且制冷效果还是非常强劲,今年是公司成立30周年,我就把它捐出来,让它成为格力成长的见证。”谢君说。


(资讯)


来源: mp.weixin.qq.com/s/?id=2a1c3da12fbd723e1cd902321cbf58b8&source_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4PWnnCwuuS3VKu7hiO8dBQ

阅读:2045923 | 评论:0 | 标签:自媒体

想收藏或者和大家分享这篇好文章→复制链接地址

““没有办不成的事!”董明珠把一道道难题甩给了他们”共有0条留言

发表评论

姓名:

邮箱:

网址:

验证码:

公告

收集世界领先的智库成果和文章,为国家发展贡献技术力量。
推荐智库网站请在 关于 页面留言

标签云